河北遵化市5A级景区——清东陵

河北遵化市5A级景区——清东陵

2023-09-11 22:57:10  浏览:95  作者:管理员

清东陵是清朝规模最大的皇陵,满清入关后共有10位皇帝,5位葬在了清东陵,4位葬在清西陵,末代皇帝溥仪没有修建帝陵,于1995年从八宝山公墓被迁葬到清西陵的崇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中。

清东陵葬的5位皇帝分别是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除了帝陵还有从属的皇后陵和妃园寝。比如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咸丰的皇后)的陵墓就位于咸丰定陵的东侧,为了区分开而加上陵墓所在的地名,所以称慈禧太后的陵墓为菩陀峪定东陵。

然而清东陵还葬着一位未随葬皇陵的皇后,历史上习惯称为她为孝庄太后。她是皇太极的皇后,作为满清的重要政治人物,她曾辅助顺治、康熙稳定满清入关后的朝局。因皇太极的昭陵在关外的沈阳,所以孝庄太后在清西陵的陵墓称为昭西陵,又因其辈分高于清东陵所葬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入陵不合规制,所以就葬在了清东陵的风水墙外。

相对于保存较完整的明十三陵(仅有崇祯的明思陵被盗,明定陵为主动考古发掘),清东陵除了顺治的孝陵外(据说顺治的孝陵为衣冠冢或火化骨灰,鲜有财物。)的其他帝陵都被盗过。其中最出名的要属东陵大盗孙殿英,他于1928年以军事演习为借口盗取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的地宫陵寝里的财物。

乾隆帝和慈禧太后在花费上一向奢侈,在营建颐和园等皇家园林中就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影响下,他们的陵寝自然也极尽奢华。如今在景区开放的几个景点(孝陵、景陵、定东陵、裕陵、裕陵香妃园寝)中,裕陵和菩陀峪定东陵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清朝的陵寝在入关前并无固定规制,在入关后便仿照明十三陵建造,如石牌坊

大红门、碑楼(碑亭)、石像生

龙凤门、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

但与明十三陵也有些许不同。比如明十三陵是以明长陵为中心呈扇状分布,而清东陵整体大致沿清孝陵的神道及宫殿形成的中轴线东西对称分布,东侧的景陵和西侧的裕陵大致对称。明十三陵的祭祀主殿统称为祾恩殿,而清东陵统称为隆恩殿。

公共交通可在遵化汽车站乘车至石门镇,在游客中心坐观光车(小交通+门票=138元)至慈禧中转站,沿途可浏览清孝陵神路。游览路线为:菩陀峪定东陵——裕陵香妃园寝——裕陵——景陵。前三个距离较近,可步行,前往景陵可乘景区内交通。其中菩陀峪定东陵和裕陵可参观地宫。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太后)超出了皇后应有的规制,比如皇后不应有的碑亭和与皇帝相对规格的地宫。本来与普祥峪定东陵相同规制的慈禧太后后来又重修了陵寝的绝大多数建筑,其隆恩殿及东西配殿的“三绝”也闻名于世,分别是木绝、金绝、石绝。陵寝所用木材采用的是珍贵的黄花梨木,三殿的64根柱子用的鎏金工艺,梁枋架上贴金箔。

隆恩殿前的丹陛石呈现“凤上龙下”的布局,彻底颠覆了“龙上凤下”的传统,也表现了慈禧太后对于权力的控制欲。

还可以登上慈禧的明楼俯瞰景观。

裕陵香妃园寝是妃园寝的代表,帝陵和后陵采用黄色琉璃瓦,而妃园寝只能采用绿色琉璃瓦。

裕陵的隆恩殿后的玉带河上并排架设了三座石拱桥,龙凤柱头栏杆,桥两端以靠山龙戗往望柱。这三座拱桥造型在清朝帝王陵寝中仅此一例。

裕陵的地宫中有大量的佛像和经文石刻,诸如西方三圣和四大天王等,被誉为“石雕艺术宝库”和“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