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乡村也有了咖啡馆:县域旅游的“出圈”之旅

小乡村也有了咖啡馆:县域旅游的“出圈”之旅

2023-09-10 20:08:43  浏览:26  作者:管理员

大家好! 
欢迎来到本期“芝士”课堂,最近“盲盒旅游”占据了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榜。与以往不同,这次游客的目的地不再是地市级5A景区,相反“小地方”逐渐成为游客们热衷的地方,成为旅游新入口。本次的阿乡芝士课堂就将聚焦于县域旅游这一热门话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中国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调查显示,2023年一季度,国内旅游业营业收入为1.3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69.5%。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回暖,我国游客又开辟了一个新入口,即县域旅游,越来越多的游客出行选择有了明显变化,有更多的人愿意把目的地从“大城市”换到“小地方”。

下面就跟阿乡来具体了解一下爆火的“县域旅游”吧

01

绿色旅游

据《中国文化报》在7月份刊发特别报道《全国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在“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中,浙江占32席,数量居全国第一。另外,前十位中浙江占7席,安吉县更是连续5年位居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首。

而浙江县域旅游的成果,是离不开绿色旅游业的发展的,绿色旅游业作为典型的环境友好型产业,是构建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二十年来,“八八战略”有关城乡协调、绿色浙江的部署,为浙江的发展锚定方向;“千万工程”建设培育的万千美丽乡村,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这些战略为浙江县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也让浙江在县域旅游产业中稳获“三个第一”。

乡村绿色旅游标准化现状研究

《中国标准化》2022年第24期

作者:刘安游、施乔幸子

【摘要】美丽乡村绿色旅游标准化建设已经在我国开始,但在进行中暴露出较多的的问题和缺陷。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发展美丽乡村绿色旅游是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亟需高质量标准的引领。但在美丽乡村绿色旅游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标准的缺失,现有标准之间的交叉重复等情况。本文梳理了美丽乡村绿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和标准化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更好地推进美丽乡村绿色旅游标准化发展。

【关键词】:美丽乡村、绿色旅游、乡村旅游、旅游标准化;

02

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在绿色发展理念下提出的理念,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浙江是全国最早提出全域旅游概念的省份,最初推动这项工作时,就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而作为地区发展的优势产业,全域旅游可以充分整合地区的旅游资源、饮食文化、科技服务、公共设施等内容,从而不断带动地区的旅游发展,实现各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浙江的全域旅游建设,推动了县域旅游跃迁。”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林卫兴认为,县域旅游火爆看似偶然,实则是厚积薄发。

地方旅游符号的形成与调适:从文化遗产到全域旅游空间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2年第43期

作者:宋河有

【摘要】:标志性景观在旅游地发展中起着核心引领作用。文章以伊金霍洛旗境内的成吉思汗陵为例,结合历史资料和实践调查,解析了其从文化遗产景观演变为知名文化遗产旅游地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为引领,在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游客等多重力量共同推动下,促使“天骄圣地”这一地方符号逐渐转变为地方旅游符号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得到广泛认同的标志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可有效拉动所在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形成地方旅游符号的特色优势。要在新时代维持和强化地方旅游经济优势,文化遗产旅游区域必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导向下调整旅游符号,打造全域文化旅游符号系统,从顶层设计、企业协同到居民参与,从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和文化旅游产业链拓展层面实现全域一体化和立体化协同。
【关键词】:地方旅游符号;文化遗产地;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带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学刊》2022年第37期
作者:戴学锋 杨明月
【摘要】:党的十九大做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十四五"将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等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重要阶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必须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事关我国新时代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业
下面跟着阿乡看一看这三个“小地方”是如何创造“大丰收”的吧。

03

“小冰岛”:安吉咖啡馆

在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一个90后创业团队选择用18天时间,将300亩废弃矿坑打造成一家网红咖啡店,该店坐落在湛蓝的天然湖水和冷冽的岩石之间,也被人们称为“小冰岛”。起初,团队的设想是每天店里能来二三十个人就好。没想到的是,咖啡店迅速走红,和旅游相结合的模式更是吸引各地网友前来打卡,不少网友直言是“为了一家店,去了一个县”。

除此之外,店里还推出“旅游+咖啡”的创意模式:游客只要购买门票,即可免费兑换一杯咖啡,并进入景区观赏和休息。并且团队对周边设施也进行了提升改造,打造网红墙和各处打卡地标。咖啡馆不到一年内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最高单日接待量达8000人次,为村里带来600余万元经济收益。

从安吉的小乡村我们可以看到,县域旅游的势头发展非常迅猛,县城、乡村在商业配套、基础设施上,已经可以和大城市掰掰手腕了,加上游客对个性化和新鲜感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生态等资源丰富的县城便抢到了客源。

04

“IP造节”:云南大理

如果说安吉的旅游业是靠咖啡馆爆火的,那作为与地级市大理州同名的县级市云南大理在整合传播方面比普通县域更具优势,上半年,该地借助影视《去有风的地方》,打造了“影视+文旅”的成功样本,且迅速的创造出“大理美好生活季”“首届大理诗歌节”“三月街民族节”“519遇见大理”各项文旅节日活动,吸引了一大波游客。

剧中的凤阳邑村和许红豆住的有风客栈相当于催化剂,让大家埋在心里的种子发芽。据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统计,节目播出后,大理古城、双廊文化旅游区等多个景点接待游客同比增长超过10倍,餐饮、民宿等乡村旅游产业迎来发展利好。

05

“高端市场”:德清莫干山民俗

莫干山是天目山脉余脉,位于浙江德清县莫干山镇境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3年,莫干山后山的后坞村社区开始兴起,莫干山风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开始增加。以当地人提供便餐服务的农家乐为主,迅速发展成为农家乐集聚区。随后,2011年开始,环莫干山地区旅游接待逐渐规划化发展,民宿的概念被德清县官方使用,出台了《德清县民宿管理办法(试行)》,民宿成为了环莫干山地区接待业空间的统称,并呈现出低中高档民宿的产业集群。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巨额增收,创造了乡村旅游发展特色之路。


除了上述描述的三个“小地方”的县域旅游以外,越来越多的“小地方”正在被人看见,以一种新鲜独特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往,也在乡村振兴、发展美丽乡村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造着越来越多的丰收成果。

一头连着大中城市,一头连着广阔乡村。“小地方”要持续获得大流量,有很多工作要做,对乡村来说,这几个“小地方”的“大获全胜”,也许只是个开始。

本期“芝士”课堂就到此为止了
走之前别忘了打包论文哦
长按下方二维码获取论文资源


编辑:郭惠华
审核:邹雅雯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