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物之久远,时光之深度。

2017年左右,我到长沙后特地去了一次湖南长沙马王堆,我一直坚持去,也是有意为之。
印象中它坐落在一个医院的一边,估计当时是淡季,没有多少人来看,里面的文物已经搬到博物馆去了。妇好等人的墓葬,也是体现当时墓主人的权势地位。
人看到实物,才知道当时是什么生活水平。
我亲眼看到了墓葬,看了看高度、长度、开挖介绍,体会到了一种意味。
妻子若干年之后,深藏在心中的话说了出来,怎么也想不通你会去看一个这样的坑?我原先以为哪有墓葬,就会有文物,谁知道搬走了?
我现在有些后悔,没有把当时参观的感受记下来,现在记忆已经磨平了。
我也曾记过日记,丢在一边就不管它了。现在想想能找到自己的文字记录,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情,可是自己一直没有坚持下来。
输入有了,输出还是少了。吃亏的还是自己。
门票很低的价位,墓葬位置比较偏僻,我估计看过的人就不会再来看了。对我而言,到了马王堆现场,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若干年前的一个学习经历,如今事实上体验了。
南昌海昏侯遗址,江西有关部门真是做得好。文物非常多。2019年左右,当时还在挖掘中。海昏侯夫妇向皇帝请命,可以说是罪己,惶恐不已的他们述说着自己生活的不易。于是有了许多的金锭、宝剑的赏赐,皇恩浩荡,历史的倾侧在京城偏远的一方仍在上演着悲剧、喜剧。

工艺展中“杀青” 的技法引起我的注意,汉朝有了新工艺记载文字,汗牛充栋,刻录文字在竹简中有了新的传奇。
之后到南昌博物馆参观,里面按朝代展示了图片、实物。历朝政权、文化、经济、科技,真是让人知道知识的可贵,自己知识的匮乏,较简单的事物中蕴含着大道理,而我们只是知道教育孩子。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打磨石器,一步步发展,铸铁技法在发展,不能磨灭的是人的创造精神!
我们要理解朝代更替下,技艺如何传承,如何保留有用的价值,去挖掘文字背后的生产生活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