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西安游记之二:错过精彩也精彩

暑假西安游记之二:错过精彩也精彩

2023-09-10 17:48:27  浏览:39  作者:管理员

喜欢请点关注

一直关注着我的朋友们

记得【置顶】or 【星标☆】贝妮的公众号哦~

这样就不会错过精彩内容啦~

上回咱们说了西安游的困难,这次再跟大家聊聊西安游玩下来,我觉得值得跟大家说道说道的地方。

1、错过了特别期待的精彩演出《长恨歌》

西安有很多各种形式的演出,什么皮影戏啦、《西安事变》之类的历史剧等等,包括大唐不夜城也听说有很多表演可看,但我看来看去都说《长恨歌》最值得一看——毕竟咱们去旅游时间有限、金钱有限,当然要选最值得看的去看一场就够了。

之前我说了买票经过,简单来说,就是我用陕旅通卡预约了我和儿子的《长恨歌》演出票,然后剩下2张我父母的我没买到,后来弟媳妇帮我买到了。

《长恨歌》是在华清宫演出的,每天共有4场,第一场是晚上8点多开始,10点结束,第二场要11点多结束,以此类推。我们住在西安市里,华清宫在临潼,离西安市有点远,差不多一小时车程。所以,我们当然要选第一场看

谁想到,我自己在陕旅通上约的票约成了第二场……当时可能看到有票就马上一顿操作填资料,一个激动就看错了场次……反正我根本没意识到自己选错了,直到去华清宫第一时间取票时才发现约错,还没法改。

当时那哗哗的雨可是浇得我透心凉啊!

本来这一天因为下大雨就够心塞的了,居然还出这样的差错,怪谁呢?就怪我自己……

我跟大家一说,我父母倒是心疼我,特别洒脱地说,那就都不看了。可我立马心疼这已经花了的千把块钱(298+298+238),也心疼不能看这个演出。但我们刚到华清宫还没开始玩,就打算先不去想这些,先按原计划玩了再说。

后面冒着大雨玩了一天,丽山园也没去,就去了华清宫和兵马俑,脚泡在了水里一整天,最后快到时间了我们返回华清宫,打算看看检票时能否通融。

结果好家伙,刷身份证实名检票,脸和身份证对不上就进不去闸口,没有通融的余地。下着大雨每个人都有些焦躁。

我爸妈又一次不想进去看了,我凶他们,必须进去,不要浪费我辛辛苦苦买的票。然后两人就进去了。

我和儿子就去门口旁边的游客中心等他们看完。那会儿我就打定我和儿子放弃看了,毕竟我们俩的门票不贵,而且也太晚了不合适。至少爸妈看过就不算浪费了。

可这两人愣是沉不下心来看了,在里边特别不安分,一会儿打电话给我说里面有座位,你再问问能不能进;一会儿又说爸爸出来了,在门口看看能不能接你们进来……

游客中心座位都坐满了,我和儿子席地而坐了一会儿,又轮番接电话,又出去找厕所上厕所,倒也忙得不行,一点不觉得等了很久。期间去上厕所,倒非常幸运地看到了高出华清宫大门的舞台布景。

古典的宫门背后映衬出璀璨的星空,坠着一轮明月,伴着激荡的音乐,那一瞬间内心很是震撼,竟然觉得就这一眼就足够了。

最后我爸妈还是没看完就出来了,想必他们在里头看得也是心头难安——自己女儿和孙子还在外头淋雨还没地方坐,咋安得下心呢?

但我还是挺生气的,咋就不能安安心心看完呢?只有你们安安心心看完,我才觉得不辜负了我的安排呀,而且我们总算是有人看到了就不浪费了呀!

但我爸一句“于心何忍呐”就堵住了我的话。唉,怪就怪我自己买错票了。

早点回去也好,在水里泡了一天了,是该早点回去休息了。

2、精彩的碑林博物馆讲解

因为下着大雨,人又多,华清宫和兵马俑的讲解,我们都没怎么听明白,那场景也不好问,还是有点小失望的。但第二天的碑林博物馆的讲解效果却好多了,那个耳机声音都大得多(所以也许前一天是我们忘了调?),而且大叔嗓门大,讲得也很有激情,我们去的那会儿人也不多,也不怎么下雨了,所以体验就明显好多了。

一听请之后,更是觉得非常精彩。里面有各种字体讲解,对于学软笔书法的人来说真是如获至宝,我儿子就在学,所以听得格外认真。

但让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第一展室的一套《开成石经》的讲解。这套石经是唐文宗李昂时期所制,内含我们熟知的四书五经及更多。制作这套石碑的原因是因唐朝印刷技术不发达,科举学子们自行传抄导致各种笔误和混乱,因此朝廷为制定统一标准,特此制作这批石碑,确保科举考试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所以,也就是说,这批石碑所刻的四书五经,那是正儿八经从古时候留下来的准确文本

于是,问题就来了。

讲解告诉我们,现在我们学过或知道的一些特别经典的句子,还真跟这个石碑有出入。

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我们学过的《论语》中的句子。

但石碑上俨然刻着:“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讲解说,原文必得我师确实更有道理。因为师者解惑,你去问才有答,你去问一些问题,问到三人,必能得到解答,故,必得师。但三人行,若是没有这种交流,就未必能获得老师了。

还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是我小时候学过的句子,但石碑上刻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据说现在的课本好像也按此改过来了。

再有“食不言、寝不语”——这是我们熟悉的说法。但石碑上刻的是“食不语、寝不言”

讲解又给我们解释:语,是指长段的话;言,是指简短的话。食不言寝不语,让我们吃饭不要说话,睡觉不要说话,其实根本就不是原来的意思。原来的“食不语、寝不言”却是讲的完全不同的意思。

首先,食不语是指我们吃饭的时候不要长篇大论,不要父母给孩子讲大道理,没有说不要说话,其实做简短的交流是没有问题的,比如说下“吃晚饭我们干什么呀”,“今天这道菜怎样啊”,这些都没问题,没让吃得鸦雀无声。

然后“寝不言”更是讲,睡觉前不要跟孩子说得太简短,别孩子说几句话,妈妈就来一句“闭嘴、睡觉!”而是应该促膝夜谈,在每天睡觉前跟孩子来场长长的聊天,聊聊当天的趣事呀,孩子的心情呀等等,聊到孩子心满意足地睡去。

如此讲解,甚是精彩,不光我们大人听得有趣,孩子们更是又笑又应声连连。

除了石碑,还有石马雕塑,拴马桩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碑林博物馆小是真小,但真的是迄今为止感觉玩得最值的博物馆,没有之一。

3、很卷的汉服体验服务

西安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大街小巷充满了各种汉服体验馆,所以,到哪都能看到穿着汉服画着精致妆容的小姐姐。

既然都如此卷了,那价格势必就被打下来了。事实上我也确实觉得很便宜,我做的一套汉服妆造,一共是120元。包含所有头饰化妆,汉服能租借出去穿一天随便逛(如果你是下午开始租,第二天上午还能穿)。然后还约了一套单人写真,399元,底片全送,9张精修,very good。

所以有兴趣的人真可以去体验一下。不光是小姐姐,还有很多男生都会换装,以及不少母子、母女换装。总之,喜欢汉服的去了都别错过体验呀。

我由于今年胖了不少,倒真蛮适合唐朝妆造的,毕竟咱可以扮个唐朝胖美人不是?

另外再提醒一句,看了摄影师的朋友圈,我发现夜景照片真的更出彩,你们要约的话记得约夜景。

但我家因为带着老人小孩,最终还是改成了白天拍。还有本来我们约了去芙蓉园拍(摄影师有年卡),但摄影师临时说芙蓉园不让商业拍摄,就改去了城墙,城墙摄影师的门票也需要我们负担。

4、住宿

最后再小小介绍一下这次的住宿。我是定在了钟楼附近的“西安城市中心Moxy酒店(西安钟楼店)”,这家店确实非常便利,去看钟楼只需步行几分钟就到。离大众点评第一的春庄咖啡馆也只需步行10分钟。去哪都非常方便,地铁站也很近。

除了地理位置好之外,我是被他家的2023开业给吸引到的,他家卫浴的白瓷砖让我看着就觉得清爽干净。

但说完了好处,他家也有明显的不足:第一天的毛巾看着就不是很干净(后面几天还好);空间呢也不大;淋浴水还忽冷忽热(这个硬伤有点破防,毕竟2023开业的这点技术都搞不定?);床也确实有点小。

但是呢,他家有明窗,住过很多酒店后,发现没有明窗这点真的忍不了,而西安钟楼那一带价格低一些的几乎都是没有明窗。但去旅游真的住钟楼附近是最合适的,因为除了兵马俑和华清宫,其它景点都较为集中在钟楼附近。所以,我之前也说了,选酒店真是耗尽了我全力,每天翻到想吐,看了四五天才最终定下来——如果有钱,我就不用这么纠结了。

由于带着老人和小孩,搬来搬去不方便,我们5天4晚,都在这个酒店,没动过。

我弟媳妇安排的行程比我们多一天,他们的方案是先在临潼住两晚,然后再去钟楼附近住,很合理的方案,也是个不错的参考。毕竟,兵马俑和华清宫就在临潼那里,离市区还蛮远(一小时车程),尤其是要看《长恨歌》表演,倒不如先在那一块集中搞定行程再搬去市里玩市里的。

5、西安的美食

差点忘了说西安的美食。说实在的,我在西安那几天胃口很一般,感觉都没吃啥好吃的,尤其是最离谱最让我郁闷的是第二天下大雨,从华清宫出来儿子死活不肯多走几步,我们就在华清宫门口那个景点小食铺吃的,吃了凉皮肉包和方便面。你敢信?我们还吃了方便面……

于是那天晚上我无论如何也坚持冒雨打的去了一家弟媳妇推荐的水盆羊肉店。这顿饭是吃得我很满意。这家店的水盆羊肉真的非常好吃。我儿子也赞不绝口,说明天还要吃。只是到了晚上我有点烧心。

果不其然,第三天我儿子又闹着要吃水盆羊肉,晚饭满足了他。这家店的水盆羊肉也不错,但比临潼那家稍稍逊色一些。到了晚上,我照例有点烧心。

中午我们吃的是一家陕西菜馆的饭菜,挺有特色的。味道中规中矩。

第四天呢,我们中午去赛格购物中心吃了顿老北京火锅——我在北京心心念念没吃到的铜炉火锅在西安吃上了。

结果是吃得我超级撑。晚饭都没胃口了,去回民街随便找了家店点了2份凉皮和1份羊肉泡馍大家分分吃掉了。凉皮还行,但羊肉泡馍跟之前的水盆羊肉比,低到尘埃了(看我连照片都懒得拍了)。

早饭我们都在酒店吃的自助餐,这家酒店自助餐种类不多,但味道还不错的,也很干净。

由于第一天刚到的晚上我们吃了顿biangbiang面,就有点被那个面给吓着了,根本吃不掉。

所以后面我们看到面都不知道该怎么点,就放弃吃面条了。所以最后一天最后一顿,就在春庄咖啡馆隔壁吃了顿米线——作为江南人,几天下来格外想念大米或米制主食。

好啦,这次的行程要说的就这么多了。虽然感觉这次没玩多少,但想不到一写也写了大几千字。拜拜啦。

贝妮

阅读推广人/日语翻译/绘画发烧友

用心写我的生活,与你分享。

人生路上,我们一起走。

每一个点赞

每一句留言

每一次转发

都是对我最大的关怀

>>>>>分享有用、有趣、有福的内容给你,

    更多内容,请点击公众号菜单栏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欢迎转发、点赞

上一篇:火山游记(上)

下一篇:博物馆游记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