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阳 · 最后的江南秘境 」
宋代诗人沈晦在《初至松阳》一诗中曾这样描写松阳:“惟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千年以后,云雾依旧缭绕的“桃花源”里藏着100多座格局完整的古村落,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 松阳

△ 平台视野
「 自然与人工 」
我们所见的榔树村:山林与云海,梯台与乡舍,夯土与青瓦,无需多余装饰,展现出中国乡村独有的美感。而山间一栋栋承载着地道山民生活的百年老宅,随着村民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改变,在建设与发展中被破坏,遗弃。据料载,在2000年至2010年,每天有近300个自然村在城市化的洪水中淹没,10年内消失了90万个。项目选址于此,在为城市游人提供暂栖之地以外,也肩负着复兴榔树村的重任,寄托了我们对人类与自然以及人工环境之间关系的期望与思索。

△ 鸟瞰
中国传统村落,在“现代”到来之前,之所以能存活数千年,必定有其生命的根系和脉络。它看似散漫无序,却融合了一个地区民族文化、科技、美学、教育、民俗和信仰,是一个有着自身灵魂的复合生命体。

△ 展现出中国乡村独有的美感

△ 古树与建筑的关系

△ 泳池平台

△ 建筑体量层层展开,如从山中生长出来

△ 泳池平台
由毛石砌筑的台阶拾级而上,巧妙的动线设计让来访者的视线在远山和背山间迂回。爬坡、仰望、转折、远眺,在空间里营造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游山之趣。建筑背山面谷,卧于一方宝地,树木遮掩,若隐若现,远山美景可观、百年古樟为邻,透过不同的窗口,在不同的时间里,在不同的建筑高度,都是不同的风景,每一个层次都有不同的体验,每扇窗口外都是整幅无框山野画卷。

△ 客房建筑外观

△ 客房建筑外观

△ 观景平台

△ 独栋villa
「 诗意与栖居 」

△ 山野中的家

△ 材料以当地毛石和夯土为主

△ 客房建筑外观
这是一家民宿,也是你从城市里来到山野中的一个家。在这里慢下脚步,看一缕晨曦,古木环绕,满目青山,云卷云舒。在层层梯田之上的不只是简单散落的大小民宿,而是将传统聚落肌理含于其布局,将榔树村的传统文化根植于这片土地的居住容器,为人们提供一种融合了当地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栖居方式。

△ 客房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