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23 茉莉日记---南京旅游日记《南京大屠杀》
2023-07-23 08:57:17 浏览:47 作者:管理员
今天是茉莉的第179篇日记
关于生活的一切?
历史书我看得很少,这本书也是我觉得一定要读一读但我自己却没胆量认真读下去的书。有幸去过南京大屠杀博物馆,为了纪念这本书,我还翻出了那天的日记,日记如下:中午我们去了南京大屠杀博物馆,博物馆是我此行南京最主要的目的。我心心念想的地方。从进去的第一秒我一直都是震撼的。那些伫立的、被扒光了衣服的、夭折了的、眼神空洞、呼吸困难的女人和孩童雕像们,都硬生生的表达着某种情绪。被扒光的衣服,代表着暴行,空洞的眼神,代表着绝望,张开的嘴代表着对新鲜空气、对活着的渴望,高昂的头颅代表着不屈服的精神。或许是因为看懂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一樽雕像能把人物刻画得这么逼真,突然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艺术,可惜是以这种方式,在这种场景。艺术人生这几个字,我在这一刻信了。在博物馆的每一段,有一个很严肃的点是,你会感受到很多东西都是真实发生的,历史,历史不过百年。当你真正站在那里,心里会充满无限的悔恨与愤懑。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反抗?是什么造就了这样麻木的年代?到底是什么让人性处于这么极端的恶,心底一声叹息。处在这个空间里,有时候很恍惚,觉得历史在自己面前上演,站在石碑面前,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站在黑暗里,默默念将上面的名字都念了一遍,最后默默鞠了一个躬,献上了我手里的白花,就走了。我觉得历史需要一个鞠躬,需要一个铭记。不然,意义何在,对吗?在这里了解到电影里的一个人,拉贝先生,很神奇,我觉得伟大的人都是自己造就的,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下,拉贝明明知道自己身处逆境,但依旧在为人民做着艰苦的抗争,那其他的人呢,有的人做了汉奸,有的人做了走狗,但他选择了善良,这是大时代下的美好品格,人的品格就是这么塑造来的。总之,南京纪念馆告一段落,但我记得我在这里说了一句话,你说什么是历史?大屠杀是历史,酷刑是历史,这里摆放的是历史,南京博物馆也是历史,这生活装下的是历史,博物馆门口的艺术映射也是历史,什么是历史,这就是历史。愿悲剧少一些。现在回过头去看,不知不觉南京之行过去2年了,但当下的震撼之心依旧历历在目,依旧悲剧少一些,以上,推荐。


第三部分记录今天开心的三件小事?
1.以前一直很不喜欢吃炒的黄瓜,今天中午尝试了一下,竟然觉得还好。2.朋友今天去参观方太的园区,分享其超现代化的企业文化,兴奋的情愫引起了我的共鸣,很久没有这么契合而又有深度的聊天了。3.下班回来的路上买到了超辣的鸡爪,悠哉悠哉的边吃边回家,突然觉得加班的日子也没那么痛苦了。
ps:以上部分文字来源于书籍、影视等摘抄,仅作为引用,如涉及侵权,烦请留言或后台私信,会第一时间处理,图片为个人信息,严禁二转、盗图,谢谢。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