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桥沟景区,位于鄂皖两省交界处的湖北省麻城市木子店镇长岭关村。长岭关是“鄂东第一关”。清康熙九年县志记载:长岭关在县东北一百里商城县界。明代嘉靖设守备府,距今500多年历史。
吊桥沟是大别山区长岭关段支脉中一条长约5公里的沟壑,自山顶向山脚延伸,因沟内的一座吊桥而得名。相传太平天国农民武装进攻山顶的唐王寨,因为沟深流急,将士抢修一座吊桥,最终夺取胜利。战斗结束后,吊桥依然屹立沟两边的山梁,当地群众称山沟为吊桥沟。
经过长岭关人锲而不舍的努力,吊桥沟景区凤凰涅槃,基础设施从无到有,成为集餐饮、酒店、观光、探险、休闲为一体的具有乡村旅游特色知名景区。原生态的万亩古杜鹃林、千亩紫藤花万紫千红,千娇百媚。景区内高山密林,碧绿幽深;崖悬壁峭,险峻雄奇;山泉瀑布,水清潭幽;山寨肃静,古木参天。
如今的吊桥沟景区,吃有吊锅米酒,住有民俗旅店,行有动车高速,购有山货珍鲜,玩有东山文化,旅游要素齐全。
长岭关前寻古韵,吊桥沟内觅春光。吊桥沟景区欢迎你。
吊桥沟景区八景:
古柏仙姝。位于吊桥沟入口处。相传,一千多年前,这里常年有蜘蛛结网,一位云游的风水大师路过,从高处俯瞰,此地形同蜘蛛网状,认为是一处风水宝地,于是亲手栽种两棵柏树,帮助蜘蛛顺利结网。如今,两棵柏树依然秀美茂盛,如一双姐妹,年复一年地守望百姓的安宁。
石门飞瀑。位于吊桥沟内的天然河道。崇山峻岭的峡谷中,有一处悬崖兀立,如同一座宏大的石门,高30米,宽20米。石门之上流水潺潺、飞瀑如练;石门之下潭水清澈、碧浪悠悠。春夏之时,山间溪流婉转,鸟鸣幽深,空气清新,远看恢弘劲道,近处震撼壮观。原生态的体验,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鸡公石。相传,一只公鸡在吊桥沟的山上修炼千年后成精,经常到磨盘石偷吃粮食,老百姓感到十分困扰。张果老十分体惜民情,运用功法将公鸡系在一块石头上,天长日久,成为鸡公状的化石,长年累月守候百姓的收成。故事以“善恶到头终有报”的思路给世人以很深的启示。
望儿顶。相传,有位母亲思念守城戍边的儿子,天天在此侧身遥望,年复一年,一天也不曾间隔。但是,边关遥远,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位母亲还是没有盼来儿子的归来。张果老被母亲的思儿情结感动,将山顶的一块石头点化成母亲望儿的神态,立在磨盘石的山顶,告慰母亲思念儿子之情。被称为望儿石。
跑马岗。相传,熊士元是本地的名门望族,尊称为熊太爷。熊太爷为人正直豪爽,仗义疏财,为百姓主持公道,深受十里八乡拥戴。但也有乡村地痞寻讯滋事,经常袭扰。为了看家护院,熊太爷组织家丁开展操练。吊桥沟山顶的一处宽敞的山岗就是练兵训马的地方。被称为跑马岗。
磨盘石。吊桥沟左侧的卜钟山最高处海拔846米,形似倒挂金钟。卜钟山尖有一直径达8米的楕圆形巨石,人称磨盘石。相传,古时候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老百姓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张果老看到如此惨状,下令自己的坐骑金驴子在此磨麦,救济灾民,深受本地百姓拥戴。
万紫千红。春天来临之际,吊桥沟内春季桃李争艳,杜鹃花紫藤花竞相怒放。在吊桥沟群山之巅的脊背,生长着原生态杜鹃花1万余亩,盛开之时万山红遍,蔚为壮观。杜鹃花海之侧,有连片紫藤花海1千余亩,盛开之时紫色红色,交相辉映。杜鹃紫藤次第开放,被文人雅士称赞为“万紫千红”。
张体学纪念广场。曾任湖北省省长的张体学长期战斗在鄂豫皖地区,是红二十五军、二十八军中的一员。1933年10月,因为负伤,在吊桥沟养伤三天三夜,村民漆大嫂冒险为其送饭。1946年张体学率部策应中原突围,1947年率部支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吊桥沟留下了战斗足迹。为了纪念张体学,长岭关村民建设张体学纪念广场,面积2000平方米,建有大型张体学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