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夜未央”有幸把门票藏
——河南博物院首次推出 “端午节夜未央”主题活动
王继平
6月22日,恰逢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当晚,河南博物院首次夜间对公众开放,推出“端午夜未央”主题活动,笔者有幸到现场,且收藏了一枚门票。

为了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博物馆夜游魅力,河南博物院采取“展览+特色活动”方式,挑选了与端午节相关的三个展厅进行开放,并增加了丰富多彩的互动品鉴项目,开展文物打卡盖章、“华服来潮”换装秀、华夏古乐端午诗乐会、“饕饕食集”等丰富多彩的互动品鉴项目,还有宋代点茶、端午香道等深度体验,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深入领略端午文化内涵的传承,享受一场独特的文化盛宴。
夜未央,这三个字并非是现代人的发明,它出自一首2000多年前的妙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声哕哕。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这首诗出自《诗经》,部分专家认为它的作者是周宣王。此诗充满着先秦时期的民歌特色,它记录了周王在上早朝前与报时官的一段对话,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周王的勤政。
第一段周王问报时官,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对方回答:现在夜色尚浅,离天亮还早。所以在这里,未央的意思指的是夜晚还没有过半,还没有到中间时分。
“夜未央”的后一句,“庭燎之光”也写得很美,指的是烛火还没有灭,照的庭院亮堂堂地。用光来衬托夜色,质朴的语言,隽永而又唯美。最后说“鸾声将将”,是指要上朝的那些大臣君子们就快来了,似乎都能听到阵阵车铃声了。
后两段的意思也差不多,也是周王在问,对方在答。“夜未艾”指的是夜虽然深了,但是晨光还没有出现。“夜乡晨”指的是夜色将尽了,晨光已经初现。每一节都有时间的推移,层次清楚,让人如临其境,这正是这首诗能流传至今的原因。
据了解,河南博物院还将创新方式、丰富内容,如文物数字化裸眼3D展示、夜间研学、宋韵雅集体验、中原国学讲坛等项目都会逐渐加入。希望“夜未央”系列主题活动能够成为满足公众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时,河南博物院也将打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为大家记录美好生活的历史印记、打造美好生活的时代场景不断努力。

[完]

>>扫码查看更多<<


本期阅读推广门票奖品为:


↓↓↓ 三连一下,天天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