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系列⑤|“反向旅游”,年轻人“躺游”图啥?

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系列⑤|“反向旅游”,年轻人“躺游”图啥?

2023-06-14 13:07:05  浏览:81  作者:管理员

前言

“躺平”是当代年轻人嘴里的高频词,听上去像是一种与世无争的摆烂模式。出门旅游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换个地方睡觉,更有一部分人掀起了“换个地方睡觉”式过周末的小热潮,体验另一个城市睡到自然醒的早晨以及它的外卖和风景。由此,催生了一个词“反向旅游”。

1

“反向旅游”是什么

反向旅游是指当代部分年轻人为避开传统旅游人潮,选择非著名旅游小城,安静、清闲、满足个性需求的旅游方式。反向旅游,又名“躺游”。

2

“反向旅游”3大操作:


1、不计划、不赶趟、不打卡;

2、躺在酒店睡到自然醒;

3、饿了点外卖、无聊刷抖音,躺够了就出门喝咖啡、做SPA。
3

“反向旅游”案例:鹤岗

2019年浙江舟山船员李先生花费5.8万元,在鹤岗购买了一套77平方米的房子,这座小城迅引发了广大“想躺平”网友的关注。2022年8月,有博主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篇帖子,称被鹤岗“300一晚的高级酒店惊掉下巴”,“进门就是电视上能看到的大堂,有迎宾和帮忙运行李的职员,在这种环境的酒店里能待一天”。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鹤岗因为其“高性价比”,被称为“资深躺客”圣地,过来的游客只为体验“白菜价”的五星级酒店以及鹤岗的本地生活,醒了就玩游戏、刷综艺、点外卖或者吃“鹤岗小串”度过清闲的几天。

4

“反向旅游”的3大核心需求


1、放松感:想获得抽离感、自由感,想摆烂,不想受条条框框的规范限制;

2、个性化:想错峰出行,另类体验,不想跟风受罪;

3、性价比:虽然消费降级了,但是依然想尊重每一个假期。

5

“反向旅游”的4大客观原因


1、旅游的休闲放松本质功能开始回归;

2、热门旅游地的性价比降低;

3、社交平台对冷门、小众旅游地的流量激励;


4、信息技术进步,让小众旅游地的便捷度提升。

6

”反向旅游”的3点感悟
01
现在的旅游者心态更成熟了


反向旅游现象在目前中国旅游市场出现,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最早的观光旅游是走马观花式的,再到休闲游,然后到最近这几年兴起的露营和自驾游。旅游形式递进式升级,为反向旅游热潮做了很多铺垫。人们苦于节假日交通拥堵、热门景点人满为患、费用高昂,综合体验感差已久,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热衷于到热门旅游景点打卡,而是回归到注重主体内在感受,而非外在评价。

02
以前看风景,现在旅游者更需要场景


如今的旅游市场表现出明显的“三落三升”:团队落、散客升;远程落、近程升;风景落,场景升。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已经成为内容创造的新主体,也是场景营造的新动能,推动旅游业从传统作业方式走向现代产业生态体系。

03
千万别低估旅游者追求性价比的心


消费是理解旅游经济的一把钥匙。过去的热门旅游目的地、热门旅游景点,一到节假日人满为患,而且价格飙升;现在反向旅游的好处则在于价格便宜,比如300元可以住一个好的五星级酒店,在安静的地方休息几天,就是好的旅游度假方式。

真正的旅行,是旅者的心灵与旅行地之间的共通和默契。

——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