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运营托管的2大类型7种模式

景区运营托管的2大类型7种模式

2023-06-13 07:35:49  浏览:190  作者:管理员

目前国内景区运营托管有多种方式,以运营前置思路确定项目的投资和提升改造,是近两年比较流行的模式,景区之家梳理了景区运营托管的2大类型7种模式,供大家参考:

一、部分托管类型

1、营销托管

基本情况:负责景区的营销宣传、活动策划、渠道建设、政策制定等工作,主要为景区解决营销宣传及渠道建设等工作,帮助景区扩大影响力,增加营业收入。景区以购买服务(保底+营销宣传奖励)

模式特点:专业机构不用负责景区的具体性事务管理,只在营销层面进行统筹,避免陷入景区日常杂务中,专心做好营销宣传工作。

2、内务托管

基本情况:一些新景区刚建设完毕,而投资方对景区管理不熟悉。这样有专业景区内部管理经验的公司负责培训员工、制度拟顺、A级申报、资源导入等,帮助景区快速开业上正轨。模式特点:适用于新景区,内部管理快速走上正轨。缺点也非常明显,有很多管理团队照搬大景区模式,创新性不够,为后续运营埋下隐患。

3、顾问服务

基本情况:由相关公司组建一帮各领域的专业人士,为景区提供内部管理、等级评审、项目申报、业态引入、营销宣传、智慧系统、酒店开业、餐饮内控等一系列服务,但顾问团队只做指导和培训,帮助景区建立自有团队,逐步实现正常化。

模式特点:服务公司(团队)成本可控,双方合作门槛低,容易达到合作。同时,多领域专家保障景区能全方面实现快速提升。

4、承包销售

基本情况:第三方公司买断景区全年门票,但不负责具体接待和景区管理。承包销售方超过一定收入,额外给景区相应管理费用。

模式特点:景区业主方有固定收入,适合稳步过渡的景区。

二、全部托管类型

5、委托管理

基本情况:景区全部委托给第三方团队,由第三方团队进行人员选拔及招聘,双方约定工作分工及分成机制。

模式特点:双方合作程度深,但达成一致较为困难,且各种条件受限,利益点不同,易出现急功近利情况。

6、承包托管

基本情况:业主方将景区全部承包给第三方经营管理,业主方收取固定费用或固定费用+分成模式。

模式特点:业主方收取固定承包费,承包人为了达成收益,会全力以赴增加收益,杀鸡取卵得较为多见,为了控制成本,服务水平也通常较低,适用于挖掘景区剩余价值的情况。

7、投资托管

基本情况:有投资方带运营团队和资金进入,业主方将景区资源拿出来双方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模式特点:景区资源必须较为优质,才能够引入投资托管方。

总结:

甲方不要总想着用商务条款和资源方的强势,获得合作的绝对控制权,而隐瞒重重问题,团队进入后举步维艰;托管方也要客观公正地对资源方进行资源评估,客观地对甲方项目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不要因为想多收一些服务费,胡乱地承诺业绩。

       景区之家是上海景区之家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的服务型平台公司,通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秉承为中国旅游景区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立足实战注重实效,以长期主义及利他精神为经营宗旨,为景区发展把脉问诊,解决运营中实际问题。我们为新开发景区策划指导、为运营困难景区雪中送炭、为发展向上景区锦上添花,实现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丰收。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