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景点(音频)丨刘颖彤:东平大押(广州话)

方言与景点(音频)丨刘颖彤:东平大押(广州话)

2023-06-06 01:53:43  浏览:66  作者:管理员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

/

在中山四路有这样一所建筑:它形似碉堡,墙体坚固厚实,窗口狭小,由里向外渐窄,有压抑之感;走近一看,还能看到里面的铁门铁栅栏和一块“东平大押”牌匾。虽然阴森,但这里不是关押犯人的地方,而是一间“大押”。

“大押”这个词语对很多人,甚至是很多土生土长的广州人都很陌生。其实“大押”就是当铺。虽然当铺在近代已经逐渐被新式银行取代,但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达的广州甚至有“米铺多过当铺”的说法。

/

/

旧时的广州有六大当铺,分别是西关大押、东平大押、宝生大押、宝庆大押、迪吉大押和昌兴大押。东平大押是唯一一座开在东山而非西关的当铺。它建于民国初年,紧邻当年明代东城门的城门楼,曾经是清末民初广州市第二大典当铺,也是如今六大当铺中唯一修缮完成且仍在开放的当铺。

从外形来看,东平大押被建成了一座碉楼,是为了保护典当行里珍贵的财物。东平大押里面的装修也很有讲究。旧时大家都认典当家中物品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因此东平大押的大门与柜台之间有一块屏风模样的“遮羞板”以作掩饰。员工使用的柜台比借款者高出一截,显示出当铺的工作人员高高在上的身份。

/

/

受到新式银行的冲击,东平大押曾经于1934年结业。2000年,中山路全面扩建,但幸运的是,这座见证了广州历史的碉楼在一片“拆”声中保留了下来。如今的东平大押,成为了广州唯一一家保存下来并改建为典当博物馆的“大押”。我们可以在东平典当博物馆看到复原的当铺高柜台、典当场景和近代典当的文史资料、图片和实物,了解广州典当行业曾经的辉煌。

往期回顾

方言与景点(音频)| 曾雯钊:五仙观与五羊传说(广州话)

方言与景点(音频)刘颖彤:爱群大厦——一枝独秀冠南天(广州话)

方言与景点(音频) | 黄昶:夏日休闲好去处-广州花都红山村(广州花都新华话)

本期编辑 | 刘颖彤

本期音频 | 刘颖彤

部分文图 | 网络(侵删)

本期审读 | 王美儿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有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