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中国省域旅游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动态响应及协调效应研究
王兆峰 张先甜
旅游如何促进积极老龄化?——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赵书虹 张鸿* 孔营营 杨兰 杨越琴 杨雨婷
社会创业推动下乡村旅游地共同富裕形成机制研究
王心蕊1,2 黄雅妮1 黄凯洁3,*
权力“属性-结构”视角下民族旅游社区精英的变迁特征及机制研究
李亚娟1,2 罗雯婷2 欧阳辰星2 李萍3,*
文化遗产数字化对国民遗产责任的影响研究——基于TTF和TAM的模型构建
孙佼佼1,2 郭英之2,3,*
酒店企业数字创新过程研究——基于南沙大酒店的叙事分析
李美云1, 2, 3 利尚仁4 谭红娟2, *
留学中国与入境旅游——基于信任水平与贸易规模的视角
李光勤 蒲康云*
碳税规制下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低碳转型的演化博弈研究
李玉峰 李善伟* 徐璞
马拉松赛事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基于248个城市的实证分析
刘超 陈林祥*
文章摘要
1. 中国省域旅游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动态响应及协调效应研究
王兆峰 张先甜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摘 要:旅游发展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民生福祉的改善也有利于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文章首先对2006—2019年中国31个省域旅游发展和民生福祉水平进行测度,继而采用PVAR模型分析二者的互动响应关系,最后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及马尔科夫链揭示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中国旅游发展与民生福祉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对称影响,且交互影响持续时间长、结构较为稳定,二者表现出互惠互利的“双赢”效应,即旅游发展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驱动力量,同时又受到民生福祉的反作用,但前者作用弱于后者的反作用。(2)旅游发展与民生福祉水平的总体协调度较低,且稳中有升、空间分异性较大,整体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趋势;研究期内,位于“勉强协调”及以上类型的省域数量有所增加,位于失调区的省域数量出现敛缩,逐渐形成了以“广东-山东-江苏”三极扩散的发展格局。(3)二者耦合协调状态演进是一个相对持续、缓慢抬升的过程,跨等级转移的可能性较小,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从空间上来看,区域耦合协调水平对邻接省域具有溢出效应,即“高-高”和“低-低”区域相邻时其向上转移概率增加。
关键词:旅游发展;民生福祉;协调效应;动态响应;马尔科夫链
2. 旅游如何促进积极老龄化?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赵书虹 张鸿* 孔营营 杨兰 杨越琴 杨雨婷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摘 要:我国银发旅游群体持续扩大,旅游活动频率不断提高,证实旅游蕴藏积极老龄化的重要意义,明确旅游促进积极老龄化的机理并提出激发其正面作用的建议,在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尤其重要。文章以银发群体为对象,结合积极老龄化理论,使用访谈法获取一手数据,采用扎根理论,构建了旅游促进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通过身心健康、社会资本、幸福感和自我实现4个维度影响积极老龄化,并遵循旅游→社会资本→身心健康→自我实现→幸福感→积极老龄化的发展规律。文章不仅丰富了积极老龄化理论,也向政府及旅游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旅游;积极老龄化;扎根理论;作用机理
3. 社会创业推动下乡村旅游地共同富裕形成机制研究
王心蕊1,2 黄雅妮1 黄凯洁3,*
(1.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东珠海 519082;
2.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275;
3.广东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地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320)
摘 要: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旅游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价值,更要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创业关注社会价值,为解决我国乡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能的路径。文章聚焦明月村的社会创业实践,从“主体-实践-效应-保障”这一过程视角探讨社会创业推动乡村旅游地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作用机理与适用情境。研究发现:社会创业主体兼顾经济与社会的双重创业目标,在创业实践过程中通过创新发展与资源共享持续推进主体赋能与社区资本提升,并建立制度化的共享机制,从而提升了乡村旅游地的发展程度与共享程度,推动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文章的研究发现对于探索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创业;旅游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明月村
4. 权力“属性-结构”视角下民族旅游社区精英的变迁特征及机制研究
李亚娟1,2 罗雯婷2 欧阳辰星2 李 萍3,*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湖北武汉 430079;
2.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3. 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摘 要:社区精英直接决定着社区治理和旅游发展的方向和效果。文章以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岗侗寨为案例地,构建基于权力“属性-结构”的民族旅游社区精英分析框架,探究社区精英的个体和群体变迁特征并归纳其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驱动下社区精英的经济资本市场化、知识资本应用化、文化资本公有化、政治资本集中化、社会资本利益化特点显著;(2)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权力作用范围扩大,知识精英权力作用转型,传统精英衰退且作用范围缩小,精英呈现家族式集聚的特征;(3)社区精英权力关系网络结构紧密且互动频率增加,政治精英的网络中心性地位凸显,精英作为中间人频次增多且角色日渐丰富;(4)社区经济和社会结构变革、旅游市场需求规模化增长、特有的社会关系与民族传统、权力资本特性等因素合力推动了民族旅游社区精英权力属性和权力结构的变迁。
关键词:民族旅游;社区精英;权力属性;权力结构;变迁;黄岗侗寨
5. 文化遗产数字化对国民遗产责任的影响研究
——基于TTF和TAM的模型构建
孙佼佼1,2 郭英之2,3,*
(1.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2. 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上海 200433;
3. 复旦大学旅游学系,上海 200433)
摘 要:数字化转型是文化遗产地在新时代兼顾高质量旅游体验创造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选择。文章以“数字故宫”为研究案例,整合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和技术接受模型(TAM),引入文化遗产责任量表,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探索了用户对数字博物馆的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的多重影响因素,揭示了数字博物馆用户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对国民遗产责任意识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博物馆的任务特征和技术特征能够正向影响数字博物馆的任务-技术匹配度,数字博物馆的任务-技术匹配度正向影响用户对数字博物馆的使用意愿;第二,数字博物馆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趣味性正向影响其使用意愿;第三,数字博物馆用户的使用意愿正向影响其使用行为;第四,数字博物馆用户的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正向影响其遗产责任意识。文章从使用者出发分析了文化遗产地的数字化转型现象,理论上建构和拓展了数字博物馆的用户使用意愿和行为模型,验证了其对遗产责任的影响;实践上为遗产旅游地的数字技术建设优化提供对策建议,为基于数字化手段的国民遗产责任提升提供学术参照。
关键词:文化遗产地;数字博物馆;遗产责任;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技术接受模型(TAM)
6.酒店企业数字创新过程研究
——基于南沙大酒店的叙事分析
李美云1, 2, 3 利尚仁4 谭红娟2, *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2. 广州新华学院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
3.粤港澳应用数学中心数字与服务经济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275;
4.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学院,广东广州 511483)
摘 要:在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创新成为组织转型升级、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新式武器”。然而,企业如何推进数字创新,又如何通过数字创新实现提质增效,获取竞争优势仍是战略迷思。文章通过对南沙大酒店数字创新故事的叙事探究,分析其数字创新是如何出现、形成和发展,并依此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创新并不必然是由组织主动识别数字创新机会而战略性启动,也可能是由组织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触发,并在持续的“问题-解决”进程中由下而上推进;企业数字创新过程由3个动态非线性阶段组成,即数字创新启动、数字创新发展和数字创新应用;数字创新过程及其结果呈现复杂而动态的相互作用,这种不断迭代的创新过程导致数字产品、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出现。研究结论既丰富了数字创新管理理论,也为传统服务企业数字创新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数字创新过程;数字创新启动;叙事探究;南沙大酒店
7. 留学中国与入境旅游
——基于信任水平与贸易规模的视角
李光勤 蒲康云*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摘 要:基于2005—2018年21个入境旅游客源国的面板数据,文章讨论了来华留学生与入境旅游之间的关系,并从信任水平和贸易规模两个角度考察了来华留学生对入境旅游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来华留学生的增加可以显著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及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来华留学生对于不同旅游动机下的入境旅游呈现出差异化结果;在作用机制方面,贸易规模和信任水平是来华留学生影响入境旅游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文章认为政府应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来吸引来华留学生,强化来华留学生对入境旅游增长的促进效应,以推动入境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入境旅游;信任水平;贸易规模
8. 碳税规制下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低碳转型的演化博弈研究
李玉峰 李善伟* 徐 璞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
摘 要:研究碳税如何有效推动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低碳转型,对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构建碳税规制下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低碳转型的演化博弈模型,从统一碳税与差异化碳税政策的角度分析经营主体在低碳转型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1)为推动经营主体实施低碳转型行为,政府设置的碳税税率会对经营主体的低碳转型产生影响,结果表明在一个特定的碳税税率阈值内,碳税规制对经营主体的低碳转型有积极作用,该阈值取决于经营者低碳意识、碳汇量、单位碳减排成本、碳减排量,政府碳汇补贴以及消费者低碳选择偏好。(2)在已有的碳税税率阈值影响因素中,经营主体间在协同效应下的单位碳减排成本的影响最大,单位碳减排成本与碳税税率之差越小,经营主体越愿意实施低碳转型行为。(3)对比分析两种政策的差异性发现,当政府设置差异化碳税税率均高于统一碳税税率时,差异化碳税政策更优;均低于统一碳税税率时,统一碳税政策更优;而统一碳税税率介于差异化碳税税率之间时,税率设置存在临界点,使得两种政策作用效果相同,低于该点时,差异化碳税政策更优,反之,统一碳税政策更优。
关键词:碳税;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低碳转型;演化博弈
9. 马拉松赛事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基于248个城市的实证分析
刘超 陈林祥*
(武汉体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马拉松赛事作为我国群众基础最为广泛、影响力最大的赛事之一,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促动作用。文章基于2010—2019年全国24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了马拉松赛事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马拉松赛事显著促进了举办城市旅游业的发展;(2)马拉松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城市区域异质性和赛事等级异质性,马拉松赛事更能促进中、西部地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等级越高的马拉松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也更为显著;(3)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消费需求是马拉松赛事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两条重要作用路径。基于此,文章从马拉松赛事和相关产品供给、马拉松赛事质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更好发挥马拉松赛事的旅游促进效应。
关键词:马拉松赛事;旅游业;赛事等级;作用机制;双重差分
旅游科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
TOURISM SCIENCE
2023-07-23
2023-09-06
喜讯!紫轩葡萄庄园景区荣获“嘉峪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称号
2023-07-04
202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