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 | 廖家场:乡村旅游线路上的崇州集镇

路人 | 廖家场:乡村旅游线路上的崇州集镇

2023-05-18 07:03:34  浏览:252  作者:管理员
廖家正街(上)河坝街(下)
自今年四月,崇州公交实行了“两元通”的新规,这是崇州开辟出多条旅游专线以后的重大举措。崇州到街子、元通、怀远是崇州最热门三条古镇旅游专线;崇州到观胜、梓橦、听江、竹艺村、幸福里等多条乡村旅游线路的开通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类乡村旅游各有特色,本文的重点是崇州东北一线的廖家场,这是一座很有特色,外人知之甚少的农村集镇。

廖家场是老地名,现已改为廖家镇。廖家场位于崇州东北。廖家正街是廖家场主要的老街。正街前高后低。正街前端靠近黑石河,黑石河上有两座桥,上场口是唐安桥,下面是天缘桥。唐安桥是穿斗木结构的廊桥,天缘桥形如半月,砌石为梁,桥高丈八有余。二桥凌空飞架,相映成趣。遗憾的是,此二桥已改建成毫无特色的公路桥。
三岔路口的关帝庙已成红旗超市
在廖家橫街喝茶的王老汉告诉我,他听他家老人说,廖家场的街道是船形,廖家场原来又叫“廖家船”, 唐安桥边有棵冒楠古树,这棵树是拴船的桩子,唐安桥是廖家船的船头。位于廖家正街尾端、一左一右的廖家橫街和通平街好比划船的桡浆。三条老街交汇的三岔路口曾经是廖家场最热闹的地方,这里有关帝庙,关帝庙前面是字库,字库的前面有口水井。关帝庙是廖家场最有代表性的寺庙。关帝庙立柱的直径达一尺二三,足见关帝庙的宏大。四九年以后,关帝庙一度是供销社的门市。其后,关帝庙的殿堂拆的拆,毁的毁。关帝庙拆下来的梁柱打了供销社的货架,货柜、门窗……供销社解体时,关帝庙已改建成两层的楼房。现在那里是红旗超市。
新建的字库
拆毁关帝庙时,前面的字库和水井还存在了若干年。字库又称惜字宫,其意是为了教育世人珍惜文字,当然更有珍惜民族文化之大义。字库高达十五六米,底座是石材,上面是灰砖,字库的六面以龙包柱相连,六方吊檐挂有风铃,风过铃响,其声清脆悠长。字库兴建于清道光年间,毁于20世纪60年代末。

字库被毁四十余年后,廖家场人王能雄出资,在新街区重建了字库。新建的字库比原字库略高,同样是砖石结构。字库的重建除了为地方增添了一处仿古景点,更是为了提醒世人,不要忘了历史,更不能以粗暴的方式去对待历史!
廖家正街的优秀历史建筑
字库拆除以后,三岔路口就只剩下一口水井。水井的四周有堵螺旋形的矮墙,打水得顺着矮墙才能走到井边。修建这堵矮墙是为了防止路人不小心落入井中。四五十年前,居民、单位用水全靠水井,加之这种有围墙的水井并不多见,这口古井理应得到很好的保护。令人遗憾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廖家场有了自来水,水井的作用就不大了。为了扩宽市场,方便交通,这眼古井和四周的矮墙被夷为了平地。
新街的居民正是摆谈廖家的历史
哪知,没过几年,廖家场大兴土木,建了数条新街,又在新街区建了一座大棚农贸市场。廖家的集市由老街搬迁到新街区,自此以后,老街越来越冷清,如今的三岔路口已成了停放车辆的地方。这么看来,当年填埋水井只图得一时之利,最终却毁掉了这口古井!

近年来,廖家场新建的街道多是两三层的砖混简易楼房,这种楼房只图实用,没有任何观赏价值。反而是河坝街(天元街)侧面的“新街”极具特色,这条“新街”并非近年新建,它已有七十多年历史。新街的房屋是清一色的两层穿斗木结构的小青瓦房。房屋高达七八米,一看便知,这是大户人家的房屋。一九四九年,整条街上的房屋刚刚建成,就遇到政权更迭,这条新街和新建的房屋转眼间就成了“公产”。

一九四九年以后,新街的变化不大,两边的房屋除了部分安了卷帘门,并无大的改建;新街的中段有座碉楼,碉楼是四方体,下面以石材为基,上面是灰砖结构,共三层。这样的碉楼在川西坝的乡镇中几乎绝无仅有,足见其珍贵。
新街(上)和街中段的卫生院(下)
碉楼被收归国有后,最初是生产队的保管室。修建卫生院时,拆除了新街中段的四五间门面和这座碉楼。原来完整的新街从中挖去一块,就好像腰上挨了一刀,成了残缺的街道。这座碉楼和字库是老廖家场最高的建筑,也是老廖家场的标志性建筑。两座古建相隔不远,一塔一楼,遥相呼应,为廖家场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字库的拆毁是运动的结果,碉楼的拆毁仅仅是为了扩宽卫生院的门面,眼光实在太短浅!

除了上述文物古建,廖家场的文武宫、栅子门、唐安廊桥、跨街天桥、冒楠古树、千年银杏……同样很珍贵,可惜早已成为过去。所幸的是,廖家场还留存了不少有一定文物历史价值的民居建筑,尤其是新街的民居。不少乡镇对这类建筑都挂有保护性的标牌。奇怪的是,整个廖家场没见到一处房屋挂有“历史建筑”或“不可移动文物”的标牌。新街的房屋只有七十多年历史,或许称不上历史建筑;但是廖家正街三十四号至三十八号的三开间铺面没被评为“历史建筑”或“不可移动文物”就有点说不过去。这三间铺面的梁柱粗大结实,不歪不斜,不朽不腐,楼上的格子窗棂也很完好;木板镶嵌的墙面上的精美图案清晰可见。相比旁边的房屋要高出一大截,简直就是鹤立鸡群!这样的房屋再过一百年也不用维修。从它的外观来看,至少有一两百年历史,如此优秀的民居没有任何保护举措实在让人费解。
新街上的优秀民居建筑
如今的廖家场的最大看点是它那原汁原味的民居建筑,尤其是新街的民居不但保护得很好,且质量上乘。新街的一位老汉告诉我,经常有人在这条街上拍照。廖家场的关帝庙、字库、古井和碉楼如果没被破坏,当年打造古镇,就不会有街子的份,现在的廖家场就应该叫廖家古镇。崇州古镇的金三角就应该是,廖家古镇,元通古镇和怀远古镇。当然,这只是一种无济于事的假设。

- 关于我们 -

行脚成都所刊发文章,署名者版权归作者所有,投稿行脚成都,默认原创首发。未有署名者,系行脚成都编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小红书 @行脚成都

今日头条@行脚成都

百家号@行脚成都


天府文化  成都记忆
  赐稿邮箱 20801640@qq.com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