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周边一日游】“哈哈小茶农”,亲子农耕劳动,一起趣采茶!

【昆明周边一日游】“哈哈小茶农”,亲子农耕劳动,一起趣采茶!

2023-09-21 15:45:38  浏览:37  作者:管理员


国庆小长假马上就来了,沁人心脾的茶香钻入鼻孔,耳朵听着风轻轻划过树梢,山间的雾气洗涤着人们的肺腑,此刻的我们都是大自然的被治愈者。


喝过茶的人应该很多,但是看过采茶的人应该不多,更别说亲自采茶了。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我们一起去体验一次采茶吧~

01

【设计背景与教育目标】

设计背景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煮茶点茶到泡茶,从药用、食用到饮用;一芽一叶,一茶一世界,从树上一片叶到杯中一绿,整个过程凝聚着上下五千年来人们的勤劳与智慧。

我们通过探索、体验传统采茶、古法制茶的技艺,丰富多彩的劳动体验,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及勤思考的好习惯,让孩子们得到全面的锻炼

教育目标

1.贴近自然怀抱、加强自然教育。

近距离了解茶叶的种植情况、学习采摘技巧、体验采茶的乐趣。通过茶叶采摘既增强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2.彰显新时代工匠精神

制茶的每一个步骤,都有着独属于制茶匠人自己的标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时光将这把尺烙印到他们手上。直观看到制茶的过程,更深度地感受工匠精神。

3.四维能力全面发展

体验了炒茶过程 炒青(反复锅炒)→揉捻(做形)→干燥。观察力、学习力、思维分析能力和通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的发展,有趣有益。

4.了解茶文化、懂感恩

跟随老师学会品鉴茶的色、香、味、形,熟知茶性,从而认识到茶文化的内涵。号召孩子们回家后亲自为家长泡一杯孝亲茶,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02

【课程亮点及行程安排】

课程亮点


01
远离尘嚣、采茶技能

春意浓、微风熏,又到一年新茶飘香时。此刻的茶园,展现的是一场盛大的春天。

有茶谚说:“春分茶冒尖,清明茶开园。”清明谷雨,茶芽吐新,是采茶制茶的大好时机。



采茶是个精细活,必须看准嫩芽,拇指食指轻轻一掐,将“一芽一叶,一心一意”准确无误地掐入掌心,如小鸡啄米似的。

要保证采得茶叶的品质,采茶人必须练就“眼尖心细手巧”的功夫,跟着资深茶农,学习采茶方法。背起小竹篓,变身小茶农!


02
茶园生物多样性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从神农时期就有茶的饮用记载;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华夏民族历史里,几乎少不了茶的踪迹。唐代陆羽在《茶经》里也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

● 根据茶叶的加工工艺等不同主要分为哪几类?

● 茶叶主要加工工艺是有哪几道?

● 我们云南地区有名的是属于什么茶?

跟上我们的脚步,一起了解“茶”文化,破译“茶”密码,探访茶园,寻获“茶”的宝藏。

我们今天看到的茶园是什么样的?经过我们管理后的茶园又是什么样的?我们会通过持续的观察日志来记录茶园的变化,发现生命的历程。

茶园里除了茶还有其他动植物昆虫吗?茶园需要生物多样性吗?茶树和其他生物之间又会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影响呢?


03
非遗传承、古法制茶

平常我们喝的茶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制茶八道工序:采青-晒青-晾青-摇青-发酵-杀青-揉捻-烘焙。每道工序都凝聚着一代代茶人的智慧。

跟着制茶师傅学习如何制茶,体验一杯好茶的来之不易,闻闻亲手炒制的扑鼻茶香,感受劳动的快乐与满足。


04
小小茶艺师,知礼念亲恩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茶道历史悠久,喝茶人人都会,但喝茶过程中的茶礼你听说过吗?

沏茶、赏茶、闻茶、饮茶…… 

行礼鞠躬、选茶、洗茶、沏茶、敬茶…… 

从坐姿、手法到仪容仪表,从不同人物关系地位,到奉茶礼。每一步都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体现,每一步都是茶文化精神的体现。


05
自然手作

除了采茶、制茶、品茶....你还能通过什么方式去了解一片叶子的故事呢?一道极具特色的茶叶菜肴,一片精致的叶脉书签,一颗香气四溢的茶叶蛋....带你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一片叶子的故事“,同时学会用这种多角度的视觉去看待世界!

一次茶农的体验

能培养孩子对茶叶的全方位认知

也能减少孩子对碳酸饮料、奶茶的摄取依赖


活动行程


交通(前往自驾):活动地点位于安宁,距离昆明市区1小时左右

餐饮(自助美食):特色茶餐、农家野菜、土鸡腊肉等

产品价格:298元/人(大小同价)

发团日期:9月29日

(人数有限,欲购从速!)

03

【报名方式】

云南漫游

咨询方式

活动报名:米线18987483808

学员须知

▲安全第一,活动中听从教官、老师指挥,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不得私自活动,学员离队须辅导老师陪同;

▲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带走留下的垃圾,爱护自然环境,提倡做个有责任的学员;   

▲学员在行走过程中遵从“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拍照不走路、走路不拍照”的行为习惯;

▲户外活动有一定强度,学员需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活动过程中,全心投入户外体验中。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