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马镇牢牢把握“文化传承、乡风文明、侨乡引领”三把密匙,建强“红色堡垒”,深挖本土文化,厚植文明乡风,凝侨心聚侨力汇侨智,以优质文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乡村发展迸发澎湃动能。

“党建+文化传承”,谱好基层治理“序幕曲”
传承敢闯敢拼的马帮文化。铜铃一响马帮来,多年前踌躇满志的昔马人靠赶马经商,战天斗地、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用马蹄踏出了一条生存之道。而今,手握“接力棒”的昔马镇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战斗堡垒作用。成立党员突击队,带领群众奋力抢险救灾,成为“最美逆行人”;建强党员中心户,带头化解矛盾纠纷......以胜利村尤朝书为代表的党员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多年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胜利村也因此被评为“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传承精明务实的商贸文化。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昔马商人勇敢走出大山,凭借精明、务实和智慧,在国内外打下了一片天地。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考题,镇党委政府落实“领头雁”工程,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坚持走“巩固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产业、探索新兴产业”的路子,强化党员带头示范作用,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产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古永寨党支部党员杨守菊开办电商服务站平台,入驻美团优选,拓宽特色产业销售渠道,为群众解决了销售难题;青年人才党支部武必粉在家门前开办“昔马帽子厂”,帮助脱贫户和留守妇女就地就近就业......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角。

“党建+乡风文明”,弹好基层治理“和谐曲”
突出长期坚持,下好移风易俗“长远棋”。创新移风易俗治理模式,群众人情负担明显减轻、厚养薄葬观念逐步转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面对陈规陋习难题,昔马镇着力在抓细、抓常、抓长上下功夫,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任接着一任抓。自出台《移风易俗管理规定》以来,移风易俗重点内容从规范婚丧嫁娶,逐步拓展到环境卫生整治、禁毒防艾、殡葬改革、卫生乡镇创建等。初步统计“文明祭祀”每年为镇内群众节省近40万元,群众对移风易俗的态度从支持与反对并存,到打心里支持配合,主动检举、主动举报,形成相互提醒、相互监督的良性循环,社风民风持续好转。
创新宣传方式,绘就和美乡风“新画卷”。全面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积极探索“党建促和谐、山歌唱治理、服务美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党建治理新成效。充分发挥63名普法宣传员和驻村驻组干部的作用,以普法“小切口”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今年以来,普法疏导解答苗头性纠纷6件、历史遗留纠纷3件,劝返疑似控辍保学风险学生5名,“边普法边调解”格局逐步形成。充分利用昔马群众喜欢唱山歌小调的传统,组织侨乡文化宣传队把政策法规要求编制成《普法强基补短板》《移风易俗树新风》《禁毒你我同行》等20余首脍炙人口的山歌、小调、快板,通过微信、网络、文艺活动等途径广泛传颂,朗朗上口、具有浓浓乡土气息的调子唱进群众“心坎里”。

“党建+侨乡引领”,唱好基层治理“合唱曲”
以党汇“侨”,打造为“侨”服务阵地。成立侨乡党支部,破解在外经商务工党员归属问题,引导在外党员养成“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行动自觉,推选优秀企业家武生有担任支部书记,利用公司会议室作为支部活动阵地,扎实开展支部主题大讨论,让每一位党员知晓近期重点工作、发表个人意见看法,宣讲党的富民政策,为归侨侨眷提供政策咨询、便民服务,搭建议事、阅览、聚会等提供便利场所,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支部书记武生有经营管理盈江智慧停车服务有限公司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提供有力保障;归侨侨眷、党员左显仙创建“巾帼巧手”基地,将昔马镇内各族妇女、侨眷汇于一堂,说方法、传手艺,教授150余名绣娘,每人每月可创收800元-3000余元,一张张绣满掇花的纹布,如今正源源不断从昔马销往各地。
以“侨”为桥,写好新时代“侨”文章。水流千里归大海,树高万丈不忘根。一批品行优、威望高、口碑好、热心公益事业和群众认可的侨民乡贤响应党的号召回乡建设,实现党建侨建治理大融合,助力乡村治理效能大提升。2022年来,左显仁、康永文等归侨商人先后在校园建设、学生资助、修路架桥、疫情防控和边境管控等方面为家乡捐资110余万元。优秀企业家何成勇、施正助、李仕福出任“名誉村长”,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献智出力,共捐资14.6万元帮助挂钩村解决发展难题,以“企业+”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形成村企合作共赢局面。积极促进党建与侨文化深度融合,成功举办“正月十五耍龙舞狮闹元宵、山歌暨洋伞花文化旅游节、我们的节日·七夕故事”等系列活动,传承侨乡传统文化,弘扬良好家风家教,赋予节庆活动新的时代内涵,引导各族群众共同感恩时代发展、歌颂幸福生活、增进家国情怀。

“昔马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人人夸……”,新时代新征程,昔马镇党委政府将不忘初心、重整行装,持续谱写基层社会治理新乐谱,唱响基层社会治理新旋律。
来源:盈江组工微信公众号
编辑:李炎辉
审核:晏金成

盈江县文化和旅游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 : 走进盈江
欢迎投稿81914221@qq.com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欢迎关注“盈江文旅”抖音号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及文字等内容,除了注明原创外,均为各方转载、收集整编所得。发布的内容以文旅信息资源共享、宣传、推广文化旅游为目的,不存在任何商业用途。发布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内容的版权归原著作者所有,本公众号主体及审核、整编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权之处,请后台留言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