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独自带娃自驾游——陪孩子慢慢成长32

第一次独自带娃自驾游——陪孩子慢慢成长32

2023-09-13 07:49:36  浏览:26  作者:管理员

如能和孩子有过很多共同的游历,共同经历过很多的事,那将是种难能可贵的体验,较好的亲子教育;在旅途中,相互成长;而乡村教育是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教育。

1.任何时候,孩子都要在眼皮底下。

暑期我独自一人带娃到乡村体验生活,以往的自驾游都是一家三口,这次我一人带娃,出发前内心是有些忐忑的;我们的目的地是广西柳州莲花屯,将近六百多公里的路程;柳州市属于喀斯特地貌,我们的途中将经历很长一段崎岖的山路。

孩子还不到5岁,途中遇到了坏人怎么办?车坏了怎么办?孩子哭闹怎么办?......所有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有闪过,预设过多种场景,和解决方案。独自带娃旅游什么最重要?安全永远是第一,要求自己必须做到一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孩子都不能离开自己的视线。

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的,警惕性会不自觉地有所提高,孩子也会变得更明事理;途中也难免难免遇到些意外难堪之事;我们到达柳州边界,就品尝了远近闻名的螺蛳粉,也有可能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肠胃难受得厉害;但车还在高速飞驰,和孩子说明原因,我们要在最近的休息站下。车停好后,拉着孩子火速赶往目的地;孩子有些无奈,但很是理解和配合;出发前我们约定好:在任何特殊情况下,必须始终在我的视野之内。到了目的地,该干嘛干嘛去了;小家伙在合理的距离等着,笑嘻嘻地说道:“鸡鸡挺大嘛。”我无奈地呵斥:“请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OK!,比如看向窗外的远山......”

童言无忌,既尴尬,好气,好笑,又难忘。

2.爸爸,我被他们打了。

这次在乡村体验生活,接触到一群活蹦乱跳充满活力的乡村孩子,我有个很深的感触;乡村的同龄的孩子,胆子大、身体结实、硬朗、动手能力强;感受到一种天性的释放,充满野性、活力。

和我做乡村教育的陈柏安同学聊天,他不禁感叹到:“在农村做教育这几年,看着这里的孩子茁壮成长;他们一点都不比城里的孩子笨;在他们身上那种野性和生命张力的活力,是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所不具备的;可惜乡村孩子没得到很好的引导和好的教育资源。”

“每个孩子成长需要一个村庄,这里的环境是最适合孩子成长的,他们能与大自然的土地、植物、河流小生命更亲密的接触,感受到大自然的教育,一种博爱教育.....”

在乡村教育营中,每天早晨有晨练运动,柏安老师就带着孩子们绕乡村小道晨跑;有两三个比衡衡稍大些的孩子,有些调皮捣蛋;在跑的过程中,“欺负”比他们小的孩子,衡衡被他们推了好几下,小家伙上去还手,但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后来,哭泣着鼻子找我:“爸爸,他们打我;你帮我打回去.....”

我安慰衡衡后,查看了身体,孩子只是挑逗而已,严肃地批评了那三个调皮的孩子;但那三个调皮仔还是嬉皮笑脸,没有丝毫的悔意。

我和衡衡说:“你做得很对,在受到别人欺负时第一时间告诉爸爸;爸爸对他们进行了批评,他们做得不对。”

“他们欺负你,可能因为你比他们个子小,那我们该怎么做能变得强壮呢?”

衡衡回答:“平时要吃多多,锻炼身体,把身体练强壮了,就没人敢欺负了。

孩子在乡村学习的这几天,受到氛围的熏陶,耳濡目染地学习;变得更活泼,更大胆。

3. 乡村教育“野性”突显。

心理学家曾奇峰讲过一段令我难忘的话:“其实谦虚会让人猥琐。越谦虚,越猥琐。谦虚到骨子里,就猥琐到骨子里。”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谦虚是一种美德;被反复地教育,使之深入骨髓。

我专门辅导过的学生挺多,其中有部分是同行的孩子,他们大多是父母眼中的三好学生,谦虚懂礼貌、乖巧懂事,勤奋好学。对于孩子的要求规矩多,导致很多孩子缺乏个性,佛洛依德指出教育需要遵循人的三大本性:自恋、攻击性、性。本能舒展个体才得以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带娃体验乡村教育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遵循孩子个性发展所带了的生命力。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