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旅游演艺应如何适应文旅融合时代?

【文旅融合】旅游演艺应如何适应文旅融合时代?

2023-09-12 20:26:50  浏览:32  作者:管理员

旅游演艺作为演出市场的一个细分领域,集文化、娱乐、经济于一体,带给人们愉悦体验的同时,在市场上也具有一席之地。据初步预测2027年旅游演艺市场规模将回到65亿元。

注释:旅游演艺是在旅游景区及相关空间内,以室内场景、室外自然或模拟的山水景观为演出场所,为游客提供的具有一定观赏性和娱乐性的各类演艺产品。主要包括旅游景区实景演出、旅游驻场演出以及主题公园演出等多种形式。

旅游演艺发展进程

----------1.0时代:

旅游演艺1.0时代主要呈现形式为单纯的文字或文物,所传递的文化欠缺生动性和趣味性。

-----------2.0时代:

2004年张艺谋、王潮歌、樊跃联合打造的“印象系列”大型实景演出,掀起了国内旅游演艺热潮。旅游演艺开启了舞台效果震撼、艺术形式新奇的沉浸式剧场演出2.0时代。

-----------3.0时代:

打破舞台空间,使“剧场演出”与“实景演出”破壁融合,标志着旅游演艺来到了3.0时代。

-----------4.0时代:

当下,互动体验、专属情境,沉浸式演艺体验向IP化、平台化发展的,全新4.0时代已经开启。

如何打造4.0时代的作品?

首先,以文化为内核,激活在地文化。有了文化做根基,设计更多的互动体验、专属情境,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行进式夜游演艺《暗战·沙家浜》以横泾老街为舞台,以横泾剧场为剧场,游客通过与演员的互动,好像穿越到了抗战时期的沙家浜,偶遇了阿庆嫂、了解到民国时期沙家浜的婚嫁习俗,感受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领悟沙家浜所传承的红色精神。

行进式夜游演艺《暗战·沙家浜》

其次,在沉浸式旅游演艺体验向IP化、平台化。发展过程中,要与数字化技术结合发展,要以科技为工具,形成“文旅+科技”的创新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旅游演艺新产品。

情景山里剧《秘境神农架》依托神农架大IP,塑造野人IP山鬼,为游客带来全新的360度观演。7层LED屏幕、全息投影和环绕式舞美置景,打造震撼视觉体验。其打破了传统剧场观演模式,为观众带来全包围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体验空间。

情景山里剧《秘境神农架》

尤其是面对一群非常注重科技感与体验感的Z世代消费者,在演出场景与在地文化相吻合,与区域内某个历史文化类旅游景区发展结合的前提下,新媒体艺术家要善于应用全息投影、球幕、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为旅游演艺插上创新的翅膀。

最后,运营公司需要引导旅游演艺经营主体结合中国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博物馆日等时间节点与重要节庆开展惠民活动,进行资源整合,使资源达到合理化、最大化利用。

拿《梦回车溪》来说,“十一”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4.5万余人次,向大家展示了“大美长江,诗画宜昌”。其不仅填补了宜昌历史文化街区大型夜游项目的空白,更是承载了助推宜昌发展“夜经济”,引领“宜荆荆恩”文旅融合升级的愿景。

文章来源:广振智库

免责声明:仅用于学习交流,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及设计图片,所有转载的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知识归该权利人所有,我方不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