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项目概况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在建设之初是按照6000-8000 人在校生规模设计的,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十四五”期间松江校区学生规模将达到18800 人左右。同时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七宝校区作为人才公寓已不用做办学,古北校区主要为硏究生高年级学生产学研合作和留学生教学,未来发展所需的校舍将主要集中在松江校区,届时绝大部分学生也都将集中在松江校区。
该校区作为学校办学的主体,基础校舍供求紧张情况将进一步加剧,基础设施的供求矛盾,制约着广大师生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提升,所以破教肓发展瓶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极为迫切,功能补缺项目建设势在必行。经调研讨论,决定将师生最为关心的食宿和后勤配套建设放在更优先的位置,解决现阶段制约学校发展的硬件瓶颈。
项目选址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内思源湖以南地块,贴临文贸路与龙城路交叉口,总建筑面积约3.77万平方米。

▲ 校园区位及项目位置
02 设计策略
为有效支撑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新一轮的发展,以编制“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为契机,推进实施一批校园新建基本建设与修缮工程项目,不断改善师生员工的办公、学习和生活条件,整体美化校园环境,以“统一布局、分步实施”为规划原则,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崭新的校园风貌和人文环境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本次师生生活社区设计尊重十四五规划,设计强化“一纵两横”校园核心骨架中的“一横",打造串联松江大学城南区五校的文贸路共享新街区。

▲ 校园空间结构

▲ 校园近远期总体规划总平面图

▲ 师生生活社区规划总平面图

▲ 师生生活社区鸟瞰效果图
项目理解: 现有高校的宿舍食堂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生活与居住品质需求。
如何营造宜居的生活空间?


设计目标 :
创造一个开放的互动交流社区,强调建筑的功能集约和融合,打造高度复合的师生生活社区。能够承载生活、餐饮、娱乐、休闲、运动、自主学习、课外交流等复合性多元化活动。强调将食堂从传统的校园功能建筑升格为校园的社交中心,为大学无处不在的交流提供空间载体。
新规划的师生生活社区不仅是解决现阶段制约学校发展的硬件瓶颈,更是带动校园建筑功能单一化转向功能多元化的契机。

▲ 师生生活社区首层三维断面
创造一个开放的互动交流社区,建筑围合的正中心是社区中心公园,为学生提供运动、社交展示、活动舞台、休闲交流等一系列趣味社交空间,丰富的绿色景观包围,尺度宜人。

▲ 师生生活社区中心社交内院

▲ 师生生活社区休闲阅览中心
成环状的游步道连接庭院内外,穿越各种景观空间,联系所有建筑界面,提供多样的休闲社交运动场所,是一条富有趣味性的探索之路。

▲ 师生生活社区游步道人视效果
通过环游步道的设计我们希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流活动场地,动线设计将秉持人行为主,车行为辅,人车分行的设计策略。

▲ 人行流线

对于基地周边景观资源、现状功能两个资源要素的回应将作为本次设计的重点之一。

场地呈现沿河沿街两种主要界面,对于两个界面回应将是本次师生生活社区设计的主导因素。
沿街界面创造一系列城市化的景观,硬质铺装与绿植结合,提供休闲、交流、集合场地,形成内部较私密庭院与城市空间的过渡。学生可以从建筑挑空进入内部庭院,也可沿河探索水岸广场。


▲ 城市共享街道
水岸空间将成为内部庭院的延伸,通过逐渐跌落的景观平台,创造一系列滨水休闲广场,将生食堂和宿舍界面延伸到水岸。


▲ 活力水岸广场
在师生生活社区建筑设计中,我们将传承并演化校园经典形式语言,使其更具时代特色。
校园现状建筑整体风格现代简约,外墙主要色彩为暖黄色标志性建筑如教学楼群、图文信息大楼拥有独特的拱形元素,形式语言来源于校徽“知识门”与“海鸥”的致敬。在师生生活社区建筑设计中,我们将传承并演化这一校园经典形式语言,使其更具时代特色。


03 主要技术图纸

▲ 一层总平面图

▲ 二层总平面图
项目信息
所在地:上海市松江区
设计类型:学生生活配套用房
用地面积:36256 ㎡
容积率:校内整体平衡
绿地率:校内整体平衡
建筑面积:37700 ㎡
设计时间:2022
设计阶段:方案设计
设计单位:上海华东发展城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主持:张约翰
项目团队:任憑、叶鹏飞、谢红妹、冯小清
文章作者: 叶鹏飞
设计表现: 经易图文、凝筑图文
图文编辑: 胡婷钰
2022NEWO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