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景点,扛不起城市文旅发展的大旗!

网红景点,扛不起城市文旅发展的大旗!

2023-09-11 16:43:17  浏览:39  作者:管理员

旅游市场上,景点大部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红景点,另一种是想成为网红的景点。在社交媒体的宣传营销中,似乎只有搭上“网红”二字,景点才能脱颖而出,对于景点而言,这无可非议,因为抖音、小红书等各类社交媒体已成为了大众旅游决策平台,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路线规划再到具体的酒店、餐厅推荐、打卡拍照……社交媒体贯穿了旅行全程,只有成为“网红”,景点才能进入更多游客的视野以及选择范围之中。

 

但是对于一个城市文旅产业而言,仅有网红景点是不够的。




01

网红景点

城市文旅发展的双刃剑

 

网红景点,对于城市文旅的确有诸多益处。首先是知名度的提升,从早期青海茶卡盐湖、重庆洪崖洞、西安永兴坊的摔碗酒到如今新起的老君山、涠洲岛、望仙谷,一个景点带火一座城的案例不胜枚举。

 

但是网红景点也存在弊端,网红景点的特点概括来说就是四个字“新、奇、特、美”,为了达到效果,景区容易剑走偏锋,最终出现一些问题。

 

安全,为了追求惊险特别、独特体验,旅游景区中各类刺激的旅游项目层出不穷,部分项目处于监管的空白区,每年都有景区发生安全事故。

 

照骗,为了营造景区“颜值”和氛围感,许多景区在营销宣传中用修图软件调整滤镜,并通过裁剪、杂物去除的方式“巧妙”地将周边破坏氛围的店铺隐藏,曾经各地景点的人造“天空之镜”因修图过度让游客直呼“诈骗”,近几年来每年都会有相关“照骗”景区登上热搜。

 

此外,一些“网红”景点开发程度不高、接待能力有限,游客实际容量与可承载人流量有落差,游客引来了却留不下来,并且旅游体验也不好,这些问题影响的是整个城市旅游市场的声誉。

02

各地文旅

出圈更出众

 

如今西安文旅可以说是国内城市的天花板,拥有长安十二时辰、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等一批文旅全国的文旅标杆之作,今年还入选了“十大旅游向往之城”,我们以西安为例,看看这座城市到底做了哪些。

 

顶层规划,西安市政府提出要重点发展“一核三极多板块”。“一核”指着力打造中心城区皇城文旅融合核心发展区;“三极”曲江、雁塔“文化+旅游”增长极,沪灞、港务“会展+文体+旅游”增长极和临潼全域旅游示范区秦风唐韵增长极;“多板块”则指未央区、蓝田县、高新区、阎良区等特色旅游景区协同发展的综合布局。

 

转型升级,近年来,西安市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西安旅游从观光游向休闲游、度假游转型升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特色项目,建成大唐不夜城、袁家村、永兴坊、长安十二时辰等一批文旅重点特色项目,通过特色项目的知名度带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新兴业态鼓励支持工业、农业、水利、体育等领域跨行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文旅+”新兴业态,同时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兴旅游项目。

夜游经济,依托重点板块和重点景区,大力培育观光游憩、文化休闲、演艺体验、特色餐饮、购物娱乐等夜游经济产业。以大唐不夜城等为重点,打造游客乐享的“文化夜市”,创建国家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

IP打造,通过将文旅与现代科技、时尚艺术、特色饮食等产业融合,打造推出了“博物馆之城、书香之城、音乐之城、演艺之城”等一批城市文化 IP。

多元活动,近年来西安举办了西安年、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西安国际音乐节、西安戏剧节等各类文旅品牌活动,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性。

 

政策资金,近年来,西安不仅出台了多个促进文旅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更是投入真金白银来推动文旅发展,2020年,西安拨付3亿元资金,重点扶持文化旅游企业渡过难关,此外,西安拨付文旅融合发展项目资金9.11亿元。

另外,国内很多网红城市的成名和发展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IP在里面,不能一概而论。

 长沙 文化创意擦亮城市金名片

长沙在悠久历史积淀中不断激发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活力。同时,将文化创意融入消费品牌,打造特有的城市爆款IP,成为长沙这座“创意之城”里的新业态。

    

使创意经济拥有大好前景

    

长沙作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屈贾之乡”“楚汉名城”“潇湘洙泗”源远流长,马王堆汉墓、四羊方尊、三国吴简、岳麓书院等历史遗迹闻名遐迩,花鼓戏千年传唱,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厚重的文化没有成为前行的历史包袱,反而成为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用创新在传统领域独领风骚;老厂房“穿衣戴帽”,成为引领时尚的创业基地。

   

在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长沙把创意经济作为攻坚突破的重点。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专注“头脑产业”,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使科技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方面,非遗技艺过去养在深闺人未识,现在运用网络传播,成为令人惊羡的“中国式浪漫”的代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场景中浴火重生,既收获了流量,又传播了文化,商业价值得到转化,社会效益不断攀高,数字经济崭露头角。

    

商业价值、社会效益日益彰显。“中国V谷”越来越被看好,怀揣梦想的人们汇聚而来、风险投资嗅到商机,创意经济渗透到各行各业,经网络连接,跨界合作蔚然成风,直播带货屡屡出圈,电商市场因创意经济的注入而焕发新生。

    

为创造财富提供应用场景

    

鞭炮烟花过去是个热闹的小玩意,但长沙通过创意设计赋能,使其迭代为大产业,而应用场景提供功不可没。日景烟花、露营地烟花、个人定制“微焰火”、数字烟花等奇思妙想,经应用场景加持而变为市场热销。数字音乐、视觉艺术等元素的融入,拓展了应用场景,鞭炮烟花蝶变为新媒体艺术烟花产品,经典产业华丽转身,富民功能依旧强劲。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催人奋进,作为资源被有效开发,作为活动营造气氛,文化成为长沙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餐厅变景点,氛围变怀旧,美食是享受,文化成了妙不可言的体验。历史文化经创意的酿造,给经济社会带来勃勃生机,城市爆款IP层出不穷,成为长沙新经济的最大底气。

    

柳州 螺蛳粉大产业带火一座城

    

线上线下、国内国外,持续走红的螺蛳粉,赋予柳州这座城市别样的风味。近年来,柳州以工业化思维谋划螺蛳粉产业发展,将地方特色小吃培育成“大产业”,再反哺文旅,成为网红城市。

    

爆红背后的“改革经”

    

作为柳州特色小吃之一,很长一段时间,螺蛳粉多出现在街头小摊或夜市。即便在外的广西人想念家乡味道,也只能在线下费心寻觅店面。

    

改变源自预包装螺蛳粉的问世。“2010年,柳州就鼓励商家到北上广等大城市开店,2014年当地提出用工业化理念打造袋装速食螺蛳粉,以实现特色小吃规模化生产。”柳州市商务局局长杨志刚说。

    

柳州通过申请“柳州螺蛳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立螺蛳粉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螺蛳粉原材料基地等,护航柳州螺蛳粉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柳州打造了两个螺蛳粉重点园区,吸引100多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实现由‘小作坊’向现代化产业集群的跨越式发展。”杨志刚说。

   

 一碗粉带出了“网红”产业链,产生了裂变效应。借助“互联网+螺蛳粉”,网上柳州螺蛳粉节、网红主播直播带货、螺蛳粉热搜话题等催生大量订单;依托“螺蛳粉+文旅”,螺蛳粉旅游专线、螺蛳粉小镇等各类文旅衍生配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工业化思维壮大特色产业

    

走进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的直播室,“00后”柳州姑娘梁社月正在和网民进行直播互动。“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美食以及美食背后的文化,感觉很有意义。”

    

加入带货队伍的不仅有中国青年,还有很多外籍人士。近些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螺蛳粉成为展会“爆款”产品之一。在各类短视频平台上,外国“网红”聚焦柳州螺蛳粉的镜头日趋多见。

    

柳州民营企业在螺蛳粉国际化道路上也不断发力。“公司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市场偏好,有针对性地改造生产线、供应链以及研发策略。”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汉霖介绍。

    

“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壮大的柳州螺蛳粉产业,是柳州最具潜力、最有前景、最聚人气的特色产业,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900亿元,持续擦亮这张特色名片。”柳州市委书记吴炜说。

“网红城市”的出现,背后反映的是地方城市营销的觉醒。通过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资源的系统整合,找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路线,通过树立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广泛吸引更多的可用社会资源,来推动城市良性发展。以前的一二线城市会通过一些大型活动进行城市品牌营销,而如今出现的“网红城市”则是借助互联网的交互传播特点,寻找到树立城市品牌的又一支点。

   

 “网红城市”的火爆对城市发展的益处已不需多言,但透过这份红火,应该有更多的思考。“网红”的特点一般都是“红”得迅速,但被人遗忘的速度也不慢。对于这些城市而言,防止昙花一现的火爆就更为重要了。

   

 一方面,有媒体报道,因“网红城市”火爆,这些热门景点游客暴增,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安全保障存在隐患、景区周边管理出现混乱、影响城市市民生活等一系列问题开始暴露。在经历了最初的火爆之后,如何借“网红”之势,提升城市各方面的管理水平,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给当地市民更好的生活改善将是决定“网红城市”能走多远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要想把流量变成实实在在、长长久久的消费,需要当地政府更积极地参与和推动。对于既有的“网红”景区周边,可以开发更多差异化的产品、线路,利用丰富的活动、精彩的体验项目来“留客”;同时抓住城市成为“网红”的机会,更深入地挖掘城市资源,进行更丰富多元的城市营销,让城市旅游进入更良性的发展循环中。

    

对更多想成为“网红”的城市来说,找到自身独特的资源更为重要。可以看到,无论是重庆的洪崖洞,还是西安的永兴坊,这些城市景点景观,都是极富文化特色并一直都是当地用心打造的城市名片,在爆红之前,实际上已经是极具层次与质感的城市景区商业中心。正是这种历史文化的深层次体验结合上现今游客对体验式观光的需求,再配上网络传播的效力,才有了“网红城市”的火爆。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城市景观等积淀,而是依靠单纯的网络操作,进行简单的抄袭和跟风,也很难“红”起来。

总而言之,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不是打造几个网红景点就行,更重要的是明确文旅产业发展定位,做好系统规划,打造核心重点文旅项目,将区域内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与此同时,也要关注游客的消费需求变化,适时优化升级业态,要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政府相关部门也要落实好财政、税收、投资、人才等支持政策。

来源CTDU中旅联

免责声明: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及图片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