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出现于西汉,又在东汉时期得到改进。随着技术的演变,到了宋代,造纸术在原料和流程上都已经发展成熟,当时的劳动者还生产出了世界上最早流通的纸币——交子。在繁荣的经济背景之下,宋朝的纸用途十分广泛,书法、绘画、典籍、日用等。可以说,造纸术撑起了宋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8月5日,鼓楼区图书馆璀璨云著分馆举办了以“宋韵雅致,古法造纸”为主题的造纸体验活动,现场的小读者们按照流程,让一张张崭新的纸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分享收获的喜悦。

△非遗导师马小林现场为大家讲解造纸流程

在导师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很快就了解了造纸步骤,专注地把每一步做到细致,大家互相帮助,共同钻研,仿佛一秒置身于宋代作坊,体验劳动者的巧手匠心。
造纸完成后,大家还别出心裁地为纸张装饰上漂亮的干花和五彩的亮片,做成精致的手工收藏品。这样一次传统工艺与现代乐趣的结合,将成为孩子心中难忘的文化回忆。


△读者们现场制作纸张


△大家为做好的纸张加上漂亮的装饰

在现场,孩子们还参与了毛笔书法课程,沉浸式体验“宋朝文人”的生活意趣。幽幽墨香,走笔飞扬,一笔一划之间,饱含中华汉字之美,酝酿一份静水深流的心境。



本次研学之旅,孩子们经历了一场独特的工艺“穿越”,切身感受到了一张纸承载的历史。古人的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离不开的魅力之源,这也激励着当代的孩子勤于创造、敢于创新,用知识推动科技发展,展望更美好的未来。

编辑:王秀君
审核: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