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村超自驾游<七>:榕江印象

贵州村超自驾游<七>:榕江印象

2023-09-10 01:47:41  浏览:46  作者:管理员

贵州村超自驾游<七>:榕江印象

榕江印象:老城大汤圆,侗寨小山溪

                                                  大利侗寨刚刚获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月二十日,一早起来,出宾馆,碰到俊军。他已经跑完步,把老城溜达了一遍。我俩重返老城,找当地特色早餐。

俊军搞过天津电视台美食频道,会吃,会找美食。我们到老城,在古街小巷里溜达。街上人很多,远非一般县城可比。

大利侗寨,世外桃源

贵州村超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榕江县城人多了。榕江老城位于山前高处,街道有缓坡,通往雨雾缭绕高处。小街上的大榕树,遮严了街道。小巷有人流,小店小铺密集。老城很少有车,慢悠悠吃早餐的,主要是老年人。中年人打包回家,年轻人步履匆匆,向江边新城区走去。低处江岸,有一排临江高楼。江边是湿地公园。村超带来了外地人流,江边新街区更热闹。

榕江是个群山环绕的山城,人口不到30万,老城有几百年的历史。在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榕江县城位于少见的河谷小坝子上,三江相汇,曲流绕城,城区紧凑。在寨蒿河南岸,新老城区连成一体。寨蒿河北岸,是一片更大的开阔地,村超赛场位于江边,坝子北部,是榕江高铁站。

榕江老城,现包现煮的大汤圆

我们在老街随意闲逛,找一碗地道的侗乡米粉。看到一个很小门面的汤圆店,两个中年妇女,老板娘亲自动手,汤圆现包现煮。锅里翻滚的汤圆,比北方乡村的饺子大,包好后,直接扔进沸腾的水里,煮不烂。旁边有人排队,有人等着打包。

大利侗寨里的溪流琴桥

我和俊军,一个人要了三个汤圆,先付钱,二十分钟后回来吃。在附近转了一圈儿,回来继续等。店里只有三个小桌,两个岁数很大的老人。

榕江老城深处,地道侗族汤圆,三个一大碗,肉多皮又软。两个很爽,三个很饱。外加一个油饼,美食家俊军,竟然没吃完。

榕江老城,大榕树遮蔽了小街道

旁边精瘦的侗族老大爷,吃着汤圆,喝着皁酒,悠闲地消磨时间。他吃五个汤圆,一个大油饼,一瓶二两二锅头,一会儿抿一小口。

俊军主动和大爷攀谈起来。老人说,自己七十一岁了,从年轻到现在,每天都喝酒,早晚两次。前几年皁酒,喝过三个二两二锅头,吃六个汤圆,两个大油饼。这几年,发动机不行了,饭量少了一半。老头儿说到高兴时,说另一桌上,岁数更大的老奶奶,也吃五个大汤圆。老奶奶插话,方言听不懂,好像是说,老头有点儿吹牛。四五十岁的老板娘,说老头天天早上来吃汤圆,一坐半个上午。

榕江老城,早晨,湿漉漉的小巷

一早儿,气温30多度,和深圳差不多。浅锅太阳队和老男孩儿队的比赛,晚上六点才开始,我在群里提议,上午到榕江县城周边,找有山好水美的地方,欣赏侗乡风光。

晨阳师兄闲不住,早已在县城外的溶江边,溜达好久了,群里发来溶江漫水桥上的晨照,说一会儿到一楼大堂,送送我们。到了大厅,我又问师兄,是否愿意一起,去侗寨山溪边,看浣衣侗妹,师兄怦然心动。

榕江早晨,寨蒿河上的漫水桥

榕江到处有侗寨,开发迎客的很多。老吴和小李反复比较,选了离酒店23公里,藏在深山窝里的大利侗寨。

从锦州新城楼下的宾馆出发,经过新建的,356国道改造的中央大道,右转,经榕江高铁站,沿356国道向东,一路上坡,十四五公里,到达山脊分水岭。长距离直上,坡陡弯大。最险的地方,修了防滑道,失控车辆紧急避险道。快到山垭分水岭时,修有螺旋形的丰登立交桥,降低爬山坡度。

大利侗寨留影

从丰登立交桥上面垭口,到山脊景区门口,直线距离只有1.2公里,简易破烂的乡村路,3公里长,大小急弯十几个,树高林密,陡坡不断。一路慢行,急转弯鸣喇叭。

一个陡坡,一分神,忘了鸣喇叭,一辆车转了下来。好在彼此速度都很慢,有惊无险。不停的有车从山上下来,他们昨天进去,在大利侗寨住了一晚。

大利侗寨鼓楼

大利侗寨刚开发,不收费。游客的车辆,每辆收十元卫生费。问收费人,每天上来的车,有六七十辆。村超火起来后,游客明显增多。

进景区大门 ,下到沟底,还有两公里,新修的盘山旅游路,非常漂亮。村里的出租车,一个人十元。几个坚持长跑的人,腿功好,步行往下走。

走进大利侗寨

大利侗寨,在山沟底部,顺沟而下,没有路,进出必须翻越山岭陡坡。下山的路更险,内侧挖成了陡崖,路边禁止砍伐。站在山嘴上,山下的侗寨,一览无余。

溪水中嬉戏的鸭子

走到一多半,我们从陡坡羊肠小道,抄近路往沟底走。陡洼里的房子,五六十度的坡上,上下四五个层阶,一家的门口,比另一家的房顶还高。房前就是陡崖,木屋架空修建,几乎没有院子。

半山正在修建的侗族村舍

房子后面,有高山梯田。梯田后面,是葱密的大树林。周边竹子很多,碗口粗。房前屋后,有土的角落,种着蔬菜。小道边,种了南瓜,藤蔓爬在悬崖上,结有老南瓜。沿途陡坡悬崖,台阶上下。高处的房屋,比较分散,有的正在翻新重建,房子很大。到了山沟溪边,房屋紧密相连,部分变小了。

陡坡悬空的侗舍

在陡坡开放的小院里,圈养着一头猪。猪舍很小,猪抬头,居高临下,可以看到空旷的山谷,大半个寨子。对面高山上,郁郁苍苍。

山陡林密,高处没见鸡鸭。下到小溪边,没看到鸡,听到了鸡鸣,忍不住学叫了两声。

高山深处,竹林旁边,新建人家

大利侗寨没有开发前,尤其是没有通公路前,羊肠小道,翻山越岭,曲径通幽,是静美的世外桃源,外界很难发现,不同于险山高坡的传统侗寨。

寨子的中心,是小溪上的风雨桥,公路到此为止。不大的空地,停满了车辆。有游客的车辆,开到这里。风雨桥两边,是村子最开阔的地方。东边寨子中心,有侗寨传统的鼓楼。不太陡峭的山坡上,房子也很密。

高处独立的房子

我们顺溪边上行,阳光柔和,空气凉爽。

大利侗寨沿溪流两岸分布,位于沟底。溪水两边,山坡上,都是老房子。沿着小溪,形成了狭窄的胡同街道。老人护村,古树佑寨,村里老人很多,古树随处可见。

小溪边,无人居住的老房

村后山很高,山场不大。深山老林,多雨沟谷,涓涓来水,形成溪流,一两米宽,湍流清冽,贴山穿村而过,岩底碎石,小鱼随意懒游。

岸边石头上方,有一个泉眼。两尺高的小洞,积一汪泉水,可直接饮用。小溪中,有很多小水坝,坝顶小石摆成琴桥,水从石间流过,人踩小石过河。

小溪边的泉水洞

一群鸭子,在小水坝上方小小潭中嬉戏。一只鸭子,脖子深插水中,身体垂直水面,偷袭小鱼虾。下到水边,给鸭群拍照,鸭子们我行我素,没有一点反应。

一队年轻保安 从山上下来

顺着小溪,向上游走去,高坡上的旧房边,劈柴垛得很高。古树下,有一层悬空的晾禾谷仓,荒废已久。

百十米,出了寨子,看到溪边小块水田,深处高坡密林。据说沟谷角落里,有四百多棵老楠木。一弯腰老妪,拄着拐杖,低着头,向沟谷深处的密林,颤巍巍缓慢走去。

村子边,一老妪,弯腰走向山沟深处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