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日召开的“2023 阿尔山文化旅游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殿廷应邀做了主题演讲。全文分享如下:

绿色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为经营管理理念,以生态化设计为基础,实施清洁生产,倡导生态化服务和消费,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旅游(供给和消费)活动;是一种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并将环境教育功能融入旅游活动中的旅游方式(需求和供给)。



绿色消费是指注重对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的保护,节约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合理处置废弃物,不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1、尽量选择用低碳方式旅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汽车,自驾停车等待时关闭引擎
2、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3、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自备筷子牙刷,减少宾馆浴巾等物品的更换
4、减少使用洗涤剂等
5、不随意丢垃圾和电池
6、保护景点,不涂鸦,不刻字
1、经典案例
(1)“世界建筑奇迹”上海深坑酒店
(2)意大利西西里大区与爱彼迎(Airbnb)合作开发西西里岛的“壹元住房”活动
(3)新加坡的生态建筑
(4)德国海德堡利用废弃货运站开发的列车新城
(5)扬州瘦西湖逐步建成“零碳景区”
2、绿色旅游误区
(1)洋草坪
(2)木栈道
(3)假古董
(4)夸张炫耀的亮化工程
(5)豪华奢侈的旅游设施

(1)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以循环经济为理念,将绿色设计、清洁生产、节能管理、环境管理、绿色消费等概念引入景区经营和管理中,在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减少各类废弃物的产生,实现景区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
(2)保护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合理利用和分配景区内的各类资源,强调对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机制;协调好景区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和谐发展。
(3)实施绿色设计,提供绿色旅游产品——将绿色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产品设计的基本目标和出发点,把环境保护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旅游产品设计之中,在旅游活动设计和设施配置等方面充分考虑节约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力求使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
1、管中窥豹
(1)努力保护和增加植被覆盖率
(2)倡导绿色出行,健康又美丽
(3)(玫瑰峰)登山步道:就地取材,生态环保
(4)设施建设,尽量少占地、不降低土地的生态生产能力
2、初见成效
(1)哈拉哈河阿尔山段获评全国首批、全区唯一“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2)成功获批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全区首批区域节能评估试点市。
(3)阿尔山市被列为自治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
(4)2022年完成公益林管护、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35万亩。
(5)“零碳小镇”项目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
(6)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100%。
3、主要经验
(1)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增加温泉、冰雪、森林、市集等多元消费产品,大力培育康养游、乡村游、边境游、研学游等绿色旅游产品。运用市场化思维,尊重和顺应市场规律,深入挖掘核心资源潜力,加快旅游线路和周边产品打造,大力发展特色交通,持续丰富“山珍水宴”等美食体系,实施热力MALL农创美食公园、圣泉雪集等示范项目,完善啤酒青坊、森鹿驿站、文化演艺等业态项目,鼓励研学游、康养游、跨境游,结合“网红经济”不断拓展打卡游、数字游等新模式,持续丰富文旅业态。
(2)坚持“小投入、微改造、大提升”原则,实施“改用结合、街景融合、养管整合”建设策略,2022年投入4.23亿元,实施阿尔山市排水管网维修改造、圣泉广场“引泉入城”、达沃斯亮化等19个项目工程,新建、维修市政管网41.3公里。
(3)弱打扰、重保护,绿色发展持续赋能。2022年实施完成6个水源地标准化建设,全市地下水、地表水均达到Ⅲ类标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草)长制,开设23.5公里国境防火隔离带,完成森林草原防火监测预警系统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辖区全年火情零发生。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4)坚持“保护治理”双向发力,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年度整改任务。全面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污水治理、垃圾整治、厕所革命成效明显,污水处理能力、城乡生活垃圾处置能力显著提升。林草专项整治行动在全盟率先销号,4家在期生产矿山全部完成年度治理任务。明水河镇小流域治理工程等重点水利项目稳步推进。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5)多措并举推动文旅融合,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采取“政府引领+企业运作”模式,推动已建成项目稳定运营、持续增收,确保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首创成功。
抓好文旅融合带动工作。坚持文旅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激活“文化+旅游”引擎,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南兴安隧道碉堡遗址等保护修缮工程,推动“两馆”数字化建设,加大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免费开放力度。
(6)多点发力推进景城互融,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
打造美丽宜游城市。立足“一城引领,五区支撑”发展方向,按照“景城一体”理念,坚持以“工匠精神”抓建设,实施城市慢行、“红旗街”特色街区、阿尔善河夜间景观提升等项目建设,规范管理建筑屋顶形式、屋顶绿化、屋面色彩,将城市建筑与火山岩等本土特色元素相融合,提升城市韵味。
推动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无废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绿化“本土植物”使用比例,增强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让游客体验“人在城中走,如在画中游”的意境。打造幸福宜居城市。继续开展“微改造”专项行动,有序推进园丁、安居、温泉花园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品质,切实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实施温泉街主路两侧提质改造、兴林路和河滨东路综合整治、城南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岭南三镇供热、地下室渗水、公租房维修改造等民生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功能,补齐城市短板。
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先行试点工作。推行路长制、街长制,持续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着力解决城市管理领域痛点难点,集中整治违法建筑、占道经营、遮山挡景等城市乱象,为企业兴业和群众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2023-09-08
2023-07-26
2023-09-15
【玩遍川渝】9月23-10月3自驾川蜀古栈道-三星堆-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大佛-峨眉山-成都-重庆-洪崖洞11日游招募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