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角头随想 | 旅行,「记录」与「感受」

石角头随想 | 旅行,「记录」与「感受」

2023-09-09 18:34:34  浏览:23  作者:管理员

   第10期

     ///

每一次远行前,总会纠结一番。

不是摇摆于穿哪件衣服,而是犹豫于带哪个镜头。看着在相机包里躺着的两颗镜头,一定焦,一变焦,常会不自觉地陷入二选一的难题之中。

变焦重,但场景适应性强,所见即所得。定焦轻,但其焦段在面对风景人文时常常让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或可全都带上,但这时,曾背俩镜头哼哧哼哧登长城的难忘回忆又会不由自主地冲上心头,把这个念头狠狠地打翻在地。又或许,俩都不带。但当下,记录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清脆的快门声也似乎已经成为了旅行路上不可缺少的同伴。

过多的负重往往会打破旅行的美好体验,让记录成为一种有形的负担。大镜头,或可以记录下更为完整的旅行记忆,但那强加于肩膀上的不可忽视的重量,却不得不让我失去一部分的即时体验。小镜头,或让许多人许多物失去了进入取景框并留存下来的机会,但却让旅途轻松了不少。

思来想去,终究是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似乎必须要在记录和感受中间做一取舍。因此,我必须做出一个自己的选择。思虑过后,我就常只把那一颗小镜头带在身边了。

自此,往后的所见所闻,一半留存在影像里,另一半则封存在脑海中。

或许,我们常常会羡慕许多旅行博主。当旅行和记录成为一种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岂不美哉?但当旅行成为一份职业,记录和感受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冲突。冲突之下,旅行也许就并不会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轻松有趣了。如何制定拍摄的脚本,如何推进具体的拍摄事宜,又怎样才能让呈现出来的旅行日志变得有趣好看?当这些不得不思考的念头充斥着旅行的全过程,似乎真实的感受也就会被暂时丢在一旁了。

当我们扛着设备,带着拍摄任务,漫步在江门的大街小巷时,无论如何,都无法一身轻松地自由迈步,都无法纯粹自然地感受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在三十三墟街,即使正埋着头吃着猪脚面,各种各样的拍摄想法仍会在脑海里不断地蹦来蹦去。当记录成为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事儿,感受就无法变得纯粹和自然。

或许,当下的记录是必须会以一部分当下的感受来作为代价的。某一刻,若拿起相机,摁下快门,记录存档,是定会损失当下一部分临场的感受的。但是,这种即时的感受并不会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消失不见,而是会化身成为另一种形式依然存在着。当我们离开江门,回到家中,打开储存卡,当时失去的那一份感受这时候则会毫不吝啬地向我们涌来。那时那刻的感受被记录下来,而我们又会在打开这份记录时重拾那时的感受。这样想来,记录和感受并不是一个严格的二选一的取舍的问题,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当时当下的感受大多是转瞬即逝的,若当下没能记录下来,待到后来再想寻来这份体验时,可能就再也寻不回来了。得益于几天坚持不懈的记录,我们在江门的记忆也被留存了下来。后来翻看着电脑里的素材,很多小细节被重新发现,那时的真切感受也随之被拾起、找回。

当然,记录有记录的乐趣,创作也有创作的乐趣。和一群有趣的小伙伴一起创作,趣味更甚。思维的碰撞,总能创造出不一样的东西。此次江门行,和几位新传的同学一起投入到记录和创作中,感受到了久违的共同创作的乐趣。这种乐趣,不由得让人叹一声:妙哉!

感谢你看到这里,愿你之后在记录中寻回当时的感受时,也会庆幸曾经在感受中坚持记录着的自己吧。

文字 | 小和

图片 | 小和

排版 | 小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