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今年春节开始
各地的种种迹象就暗示着
旅游的热潮将席卷整个年份
春天的淄博
夏季的贵州村BA和音乐会
秋天的天津跳水大爷
“各地有特色,处处是景区”

只要有出名,就不怕没游客
别于往常的是
喜欢“整活”当代青年
今年的旅游意愿特别强烈
通过爆火的“特种兵式旅游”
尽可能的体验更多的旅游景点

但在身边
出现了几次挺有意思的现象
在亲自出游之后
好像就没那么“热”旅游了
当出游前的美好幻想
碰壁了出游时的现实
落差引起的失望
让对景点的评价
甚至是出游的想法
一落千丈

不仅是旅游
所有对于理想与现实的讨论与思考
都是一个关于成长的过程
都是前进的过程
既然是过程
那一定是需要时间去蜕变的
景区也好
青年也好
对问题的解决是进步的条件
对美好的追逐是前行的动力

就像今天的热门话题一样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研究员吕德文发文指出
干部和群众对基层工作认知差异极大

最后结论说
其实两者都有道理
这是基层生态的一体两面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疫情时代的终结
旅游热潮的突然爆发
中间肯定会发生许多现实问题
反思为什么自己理想那么美好
反思为什么现实却让自己
难以接受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和解决的方法

我认为
无论是通过学习
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还是通过努力
改善内心的态度和心态
我们都需要保持自强的信念
并将其贯彻于日常生活中
就像每次遇见困难
我都会想起罗翔老师那句
请诸君一而再、再而三、
三而不竭、千万次地
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这世间水火
关注我们,一起坐房车,享平潭
见证祖国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