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好像全中国人都出来旅行了。我们害怕人多,稍微错峰出行师,一起去了天津、济南、石家庄和太原,打卡一小圈省级博物院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常开心。
现在暑假正式结束,我要开启吐槽/感慨模式了,以下评论完全以主观喜好为唯一标准,毫无客观性。
1. 河北博物院
我宣布河北博物院在我心目中已经踢掉了甘肃博物院的位置,暂列第一名。它的展品很丰富,满城汉墓、战国时期的文物都非常精彩,布展很用心,让“涨见识”的过程非常愉悦。第一次认识了战国时期的中山国,由游牧民族主动汉化建的国,审美艺术很发达,但是被灭得很早,历史书上都没提过;中山靖王刘胜和王后窦绾的墓葬展品就不用说了,真的好美。就是海昏侯刘贺(其实他是孙子辈)来了,也得点个大大的赞。


河北博物院分南馆和北馆,北馆是后建的,两个馆内部可以连起来。主要的常设展览都在南馆,场馆虽然老旧,但是管理得很好。一直有阿姨擦拭玻璃上的指纹,每个场馆也都配有工作人员,拿着提示牌,及时提醒文明观展,这些在其他博物馆很少见到,在暑期大量小朋友观展的情况下,能够有人员维护观展环境,还是非常难得的,好感度拉满。每个展馆外面都有充足的座椅,随时可以休息,非常中老年看展友好。我们之所以能不知不觉在馆里看了6个小时,这些座椅功不可没。馆里的印章非常美丽大气,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全部免费,分布在不同的场馆。美中不足的是文创有点垃垮。



(特别喜欢王处直墓里的这几个姑娘)
我们住在博物院附近,周围还有中学,晚上有夜市一条街,被我俩起名为“堕落街”,大家都坐在路边吃饭,浓浓的烟火气+脏乱差的感觉,但是白天再路过,完全又是干干净净的,不愧是全国卫生城市,街道一天能打扫洒水好几遍。
在酒店楼下和堕落街,我吃到了在台湾新竹吃过的车轮饼(才3块!)和绿豆沙牛奶(才12块!),“国际庄”果然名副其实。
2. 正定:一天之内打卡7家全国文保的小县城
隆兴寺大赞。摩尼殿大赞。建筑形制是全国孤例,东南西北各伸出一个歇山顶的抱厦,采光很棒,白天不需要额外的照明,壁画基本都能看清。东西墙壁上的壁画比北京法海寺的更加宏大,也大量采用沥粉堆金的手法。北面的倒座观音是我见过最接地气的观音了,感觉就像是一位东北大婶坐到了你家炕头,腿一翘手一搭,说:“有啥烦心事儿啊,跟我唠两块钱儿的呗”,非常有亲和力,让人有倾诉欲。转轮藏没有智化寺的奢华精致,但却是全国最早的一个。要吐槽的是,文创太拉垮,需要低消才能盖章,而冰箱贴、明信片又太难看,买不下去手。




正定最低调的全国文保应该是“风动碑”吧,恨不得就杵在居民楼之间,稍不注意就走过了。
7个全国文保距离相隔不远,步行完全可及,适合当前最热的citywalk(街溜子)概念,一天之内打卡完毕,估计在北京也难有这样的密度。天宁寺凌霄塔门口的那对石狮子歪个脑袋,丑萌丑萌的,可爱死了。

在我看来,河北博物院+正定=“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专门针对北京人的旅游宣传语所言不虚,花两天时间,过一个完美周末。
3. 珍珠泉是济南最美的泉
暑假人太多了,人多的泉都不好看。记得我3年前第一次来趵突泉的时候,冬天、夜游,也就2、3个游客+保安,安安静静地看泉水还是很好看的。这回,什么趵突泉、大明湖,全都是乌央乌央的人,啥心情都没了。

珍珠泉在省政府大院里,保安非常热情地回应我们可以进去看。这里反而没什么人来,天气晴朗,凉风习习,看着泉水冒泡泡,非常治愈。省政府大院里还有一处省文保,是清朝的山东省巡抚大院,建筑是后修的,头一次见到把雀替嵌到窗子里的做法。

白天天气热,看着泉水,总觉得要是能进去游一圈该多好。结果我们在黑虎泉旁边发现了一个泉水游泳池,不收门票,貌似深水区也不用深水证。实在是太体贴游客了,后悔没带游泳衣来。

4. 洋气的天津
之前去过几次天津,总觉得它是个大农村,啊,是我浅薄了。这回在五大道附近住了几天,简直洋气得不能再洋气了好吗?
天津博物馆非常棒,“中华百年看天津”讲近代史,能看到新旧中国、东西方文化在这里剧烈交汇碰撞。馆藏文物精品展也非常好看,是宝贝里的宝贝,展品多是收藏品,背后有很多收藏故事,比如溥仪在天津居住时出手的《万笏朝天图》。博物馆里的印章都免费盖,样式很多,还能做出立体效果。

五大道博物馆也很精彩,有讲解,系统介绍五大道的历史。英国使馆会经营,吸引了清朝遗老遗少、军阀、各界名流来建小洋楼。馆里的展品多是当时小洋楼里的东西。印章也好看。

各类名人故居虽然开放得不多,但是足够精彩,溥仪当时住的静园是西班牙式建筑,进他家院子的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加州。庆亲王府和静园都是可以对外营业的,我们去的周末赶上这两个地方先后举办婚礼,啧啧啧,天津人真是有文化,婚礼都可以办在皇帝家里、亲王家里,羡慕。

(静园)

(先农大院,先农公司的员工宿舍,President Hoover曾在这里淘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安甘里教堂,副堂可以线上预约喝咖啡)

(张园,溥仪在这居住过,后来搬到了静园)
路边的各种咖啡馆、书店、杂货铺也特别有调调,文艺气息的调调。
5. 在太原打破传统认知
3年前来山西玩,沿着梁林当时在山西考察古建的路线,在太原只看了晋祠就往晋北走了,留下山西博物院没看作为念想。这次回来补上。
古代建筑展、晋商、佛教、民族、晋国的展都非常精彩,不愧是大馆。但是博物院的管理和有些观众的行为让人有点没想到。博物馆在很多真实展品处没有设置报警器,反而在建筑模型处设置。而观众频频触发模型的报警器,引来工作人员阻止。真正的文物却没人监管,很多人都要好好摸一把石碑上的塑像,甚至连挂着“社会人员 临时讲解”的导游,都差点把手放在石椁上讲解。看得我是又惊讶又生气又不解。山西博物院这是主打一个文物太多毫不心疼吗?还有很多观众逆着展览顺序看展,场馆本来就小,还人多嘈杂哦,座位也不足,心累。宝贝甚好,但是参观体验不好。



(在清华艺博看过同样主题的银盘)
晋商博物院。这里原来是阎锡山的督军府,后来变成山西省委省政府办公大院,近年来才腾出来做博物馆。但是作为晋商主题的博物馆,这里的展品跟晋商又没啥关系,主打大量的青铜器,我关注的一位博主说,这里不如叫做“山西博物院分馆——青铜博物馆分分馆——督军府青铜器特别展览馆”,我十分同意。西花园一侧的建筑,恢复了唐制,屋顶上修的居然是鸱尾。坐在亭子里,点上一壶茶(王老师要的白茶,果然没黄师傅家的好喝,不禁感慨口味被养得刁钻了)、一叠茶点,午后的凉风阵阵,有演员时不时出来唱上一曲,竟然不像是在山西,更像身处江南了。

在太原,我还对“美食荒漠”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感知。什么是美食荒漠?大量碳水、只用盐调味,难吃得简单纯粹,难怪当地人爱吃醋。它不仅能让你对本地饮食失去兴趣,还顺便带走你的全部食欲。只有等到饿得饥不择食的时候,才有好吃的。碳水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第一餐吃完差点睡倒在博物馆,第二餐上完菜就没胃口了,第三餐直接坐到了KFC,临走前吃的德克士。目前为止,还没发现哪个城市能有这样的威力。服气。
暂时吐槽完毕,期待下一次旅行。
2023-05-23
2023-08-10
2023-08-18
国庆旅游 | 六天五夜呼伦贝尔、满洲里,吉大人的金 “秋” 之旅
2023-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