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
是去陌生的地方、
寻找世界上另一个自己。

▼以下为精选打卡内容▼
1
作者:Aria
2023.9.6
九月第二周白饭写作打卡营佳作分享,第一篇:《相机漂流计划》。6.2万元漂流相机计划:300天4万公里传遍中国 居然完美回来了。
前几天在B站刷到一个关于“相机漂流计划”的视频,讲的是up主买了一台价值6万块的哈苏相机,他将相机邮寄给随机抽取的34位各省网友,大家接力拍照,最后相机再寄回给up主。
相机在这个过程中漂流了近300天,回到up手中的时候,只有一点正常的磨损,没有一个零件缺失,甚至还有多。有点感慨这个活动中相机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因为我曾经借出去的书都很难保证整洁,何况是一部相机呢?
但我更想感慨的是大家拍摄的照片。由于相片数量过多,up主分别从每位网友的作品中选了几张展示给大家。这些作品真的非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人像,也有可爱的动物,有城市街景,有辽阔草原,有璀璨银河,还有下班途中的生活一景……看得出来参与拍摄的网友中有专业摄影师,有业余摄影爱好者,也有单纯对这个活动感兴趣而参与进来的普通人。大家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但每一张照片都让我感受到了拍摄者对生活的热爱。
记得有一张照片是一位护士在下班途中拍摄的过年街景。此时疫情刚刚放开,人们的生活秩序正在逐渐恢复。照片中大家在摊贩上选着春联福字,橘色的灯光撒在红色的对联和人们洋溢着笑容的脸上,让人感到浓厚的过年氛围和美好的愿望——全家团聚,平安健康,真好。还有一张照片是一位学生拍摄的学校花圃中的小花。说实话,这样的图片在网上随手能搜到很多,但我当时不知怎么就想到了我的妈妈。她也是一个喜欢拍摄花朵的人。每次跟她一起散步,走着走着她就不见了,回过头来就会发现她蹲在路边熟练地摆弄着手机找着角度拍摄野花。看到照片中生机盎然的明黄色花朵,突然就很想跟妈妈一起在春天里走走。
总之,每一张照片我都看得非常有感触。曾经我不喜欢拍照,因为我认为照片并不能展现出那些我看到的或者说我感受到的美好的万分之一。但看到这些照片,我才意识到摄影并不只是单纯的拍摄。或许它更多的意义是在于记录,记录此时此刻的此情此感。
2
作者:sophia777
2023.9.6
九月第二周白饭写作打卡营佳作分享,第二篇:《City Walk》。City Walk的形式,使旅游这一娱乐,回归到使人轻松、愉悦的本质价值。
2023年,轧马路有了一个时髦的名字,City Walk。这个我从小到大都在做的主要娱乐项目,陡然成为了一个被火爆追捧的焦点。
“遛弯”,“逛街”成为时尚流行,说明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反思。从前那种常年的“家里蹲”,或者寻求心理安慰的“赛博养生”,都遮盖不了大众对健康的迫切追求了。在经历过真正长期持续的“家里蹲实践“之后,简单、有效、可持续的保健方式开始回归。相信city Walk只是在这方面试水的第一种方式。
相对于打卡式旅游,费钱又费力的赶场子娱乐来说,City Walk是成本更低的替代。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在失业率和物价的挤压下,普通民众不得不对个人消费的构成做出调整。收入的紧张,和日常消费比重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娱乐支出的缩减,同时也会导致个人旅游计划的减少。
City Walk的形式,既减少了个人支出中对景点旅游的支出负担,又避免了拥挤的打卡人群,造成的生理、心理上的紧张和疲惫,使旅游这一娱乐,回归到使人轻松、愉悦的本质价值。
3
作者:聪~
2023.9.6
九月第二周白饭写作打卡营佳作分享,第三篇:《秋日登山》。“逐胜不怯寒,秋山闲独登。依稀小径通,深处逢来僧。”——《秋日登山》(唐)长孙佐辅
秋高气爽,早就想爬山了,终于赶到了我们一起休息的周末。9月2日,是特种兵式的一天。早上6点起床,赶6点46分的火车,还顺便带了份香酱饼早餐。但是火车上太挤了,赶上了开学季,最后才吃上早饭。下了火车有景区直达的公交车,6分钟一辆,不用等待。公交车是城乡结合的,途中经过很多村庄,不完全按站点,随时都可以上下,终点站是鸡公山景区。
到了终点站先经过一条商业街,有很多饭店,菜价不贵,然后是景区的大门口。景区已经开发很久了,配套算是纯熟的,可以坐车到半山腰,只爬山顶那一段路,也可以不坐大巴,完全自己爬。我们选择的是徒步登山。坐大巴是走公路,徒步是走公路两侧蜿蜒的台阶。可以看出,台阶的石板是有历史的,或许是以前的登山道路。台阶两侧是青翠的植物,植物比较多,太阳晒不到,还是挺阴凉的。就是植物多的地方,会有蚊子。我给自己涂了风油精驱蚊。
一个半小时,到达半山腰的商业街。商业街再往上就是山顶。
这次登山给我的感受是,坚持过刚开始那段路就好了。刚开始爬的二十分钟,我迈不动腿,要喘不过气来了,坐下歇息的几分钟,身上热气腾腾,汗水一下就出来了。刚开始的二十分钟,对我来说,就是最艰难的二十分钟。喝水休息后,再走就轻松许多,登山会有汗水,但不会大汗淋漓,也不会感觉缺氧了。
从商业街再往山顶的部分,就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景观了。途中经过很多名人别墅,有清朝末年外国商人建的库房,有袁世凯侄孙建的别墅,叫姊妹楼。这座楼在抗战时期,曾是东北大学农学院和河南大学文理学院的临时教学地。我刚看过百岁老人的回忆录,她是从南开大学流亡到云南的西南联大读书。读书期间还要躲避轰炸,学生宿舍也被炸过。从别墅的简介牌上看,我想知道,抗战时期,大学是不是拆分成了单独的学院,这样方便教学和随时迁移?还看了蒋在山上指挥武汉会战的防空洞,武汉会战是国共合作的典范。山顶上有一些时间很久的石刻。
下山的道路风景很好,是往山谷走的,路上一直经过一条小溪的上游到下游,溪水中似乎含铁,溪水湍急的地方,石头是红色的。经过了一座最多容纳6人通过的吊桥,我有点恐高,吊桥一晃更是有点害怕,这种经历还是挺奇特的。经过了很多植物,有种黄色的细长的花,我怀疑是金银花,用手机一查,是黄色的石蒜。彼岸花就是红色的石蒜。还经过一棵猩猩树,树干扭曲像猩猩的脸。到了山脚走到大门的过程中,经过一座废弃的检票房,牌子写的2000年,徒步上下山的道路,很可能就是以前的登山大路。
因为交通便利,人不算多,风景不错,气候适宜,这是次愉快的登山之旅。

新课推荐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查看课程详情,即可报名学习)

2023-09-18
【南京固城湾开元名都度假酒店】¥599享开元房1间夜+自助早餐2份+漫吧冰美式2杯+固城湾景区门票2张+白鹿森林萌宠乐园游玩等~
2023-08-21
2023-08-31
嘉游赣【庐山西海主景区+山水武宁】黄金海岸帆船出海+皮筏艇挑战·五星斯柏克酒店·免费健身房·1自助早2正餐·夜游桥中桥·纯玩二日
2023-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