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的酒店明珠——广晟置业系列企业故事之广州凯旋华美达大酒店

江畔的酒店明珠——广晟置业系列企业故事之广州凯旋华美达大酒店

2023-09-06 19:50:08  浏览:46  作者:管理员

History

广州

凯旋华美达

大酒店

Ramada by Wyndham Pearl 

Guangzhou

江畔的酒店明珠

 珠江汇聚万千细流,穿广州城区而下,两岸绿荫环绕,高楼鳞次栉比,一江珠水孕育千年历史,万家灯火留下包容开放的城市气质;广州大道连跨五区,南来北往的娟娟车流,承载着无数奋斗路上的梦想与希望,在广州大桥即将跃过珠江的西侧,有一幢粉红色外墙的建筑坐落在草坪上,江水在它脚边流淌,新广州在它的注视中成长,老一辈的人会记得,广州凯旋华美达大酒店(以下简称凯旋华美达酒店)永远是珠江之畔一颗闪亮明珠。

PART.ONE

田间地里长出来的酒店

“想想三十多年前,这块地都还是菜地和鱼塘呢”——当年的经历者们常会这样说

凯旋华美达酒店建设前的土地原貌 

 故事是从1984年开始的。那年国家批准了新的广州市总体规划,广州城市建设进入新时期,“广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对外经济文化交往中心之一”成为广州的定位。改革开发的列车驶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广州迈出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步伐,1989年跃居全国第三大城市经济体,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专为商旅服务的酒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时代的气息悄悄蔓延开,无限的商机洒满广州的大地。早在新广州市总体规划获批前后,广州军区萌发了打造一家星级涉外酒店的愿景,但欠缺设计技术、管理能力以及缺少资金等问题又摆在面前,那几年酒店第一代创业者们负重前行、艰苦奋斗,积极与外商洽谈合作,借助城市未来发展潜力吸引投资,即便项目计划几经搁置,却依旧坚持筹建工作。

建设中的凯旋华美达酒店

 转机出现在1988年的北京,军委扩大会议上明确决定推进酒店项目。重重困难终被克服,艰难险阻必将突破,重燃的希望彻底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在省、市领导的支持下,在广州军区首长的亲切关怀下,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项目坚持通过引进外资、合作开发等方式,于1989年迅速启动建设,从时代的交汇点起航,交织着军区企业创新发展和创建涉外星级酒店的梦想,江边沃土埋下的种子发芽了。两年后,凯旋华美达酒店顺利竣工开业,这项卓越任务的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当时广州军区最高档次的中外合作酒店,差点不叫现在的名字。

酒店于1991年10月8日正式开业迎宾

原国防部长迟浩田题辞(左)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题辞(右)

原国防部长张爱萍题辞(左)   

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森林题辞(右)

原广东省省长刘田夫题辞

原广州军区司令员朱敦法题辞

PART.TWO

另一个名字

 凯旋华美达酒店初始是广州军区企业与美昌洋行共同组建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华美达国际进驻中国市场的首家华美达酒店,从委托国际知名的华美达酒店集团管理,到享有“RAMADA”品牌授权特许经营,凯旋华美达酒店一直沿用至今的名字,当初却有一段争议。

 合作之初,根据酒店大楼依江而建,望江而立的特点,酒店原定名是“望江楼大酒店”,但传统的命名方式已不适合酒店的发展定位,“望江楼”三个字便被“凯旋”二字替换,注入了人民解放军能打胜仗的精神与奋勇拼搏的气势,名字中蕴含着胜利归来的美好寓意,饱含对酒店发展壮大的祝福,更是对酒店未来美好愿景的期盼。

 但这简洁响亮大气的名字却让外方代表犯了难,作为中国首家华美达酒店,迎接的是来自全球各地的旅客和商人,需要树立国际化的标杆品牌,“华美达”的标签必须要展示出来。或许是远望国际的目光,或许是滚滚向前的浪潮,开放、包容与融合最终战胜了各执一词,“凯旋”与“华美达”品牌结合,广州凯旋华美达大酒店这独一无二的中文名称确定下来了,酒店的英文名称“Ramada Pearl”则保留珠江之畔的特色,中英文各自符合双方的意愿,名称更蕴含了军队胜利的荣光与江水漫漫的悠长,注定永载酒店史册。

现今,如果你细心的话会发现,酒店正门顶上镶嵌的亮金色字体,是繁体字,它从1991年10月8日开业就稳稳得印在深棕色木门中央,印了三十二年,印在城市的历史里,印进了一代人的记忆里。

PART.THREE

在挣扎中起身

酒店开业了,但起步却十分艰难。当初的凯旋华美达酒店相对偏远,周边还是农田菜地几乎不存在配套,“东进”和“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才刚刚确定,天河区新的商业及商务中心还未建立起来,当时远在城市中心的散客和长居客人不会选择在这居住,在亏损的压力面前,时任酒店的管理者们发现一个商机。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

 广州,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千年商都的名头之下,全球无数外资涌入城市,但城市中心的接待能力有限,旅居的需求逐渐外溢。经过全面的市场调研发展,外商特别青睐的酒店式公寓少之又少,长租公寓市场需求巨大,凯旋华美达酒店紧紧抓住难能可贵的机遇,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将客房逐步改造为公寓。

 相对于当时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凯旋华美达酒店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无疑对外商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宽阔的活动草坪,舒适的露天沙滩,室内外泳池、网球场、高尔夫球训练场、壁球场、乒乓球室等运动健身场地,中餐、西餐、居酒屋、东南亚美食、啤酒城、行政酒廊等全球美食一应俱全,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和健身运动设施。

 公寓一经推出,在市场上反响热烈,“回到公寓就像回到家一样”的酒店服务标准,成功吸引了大量长期派驻广州的领事馆工作人员和外商客人入住,给酒店带来了稳定的客源。开业的第二年起,酒店完成扭亏为盈,1994年评为四星级涉外酒店,从此凯旋华美达酒店在高星级酒店林立的广州市占有稳固的一席之地,走向了稳健经营、辉煌发展的三十年。

PART.FOUR

城市的见证者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

广州的城市历史是一本厚重的书,如果把悠悠珠江比作中缝,那翻开的是两岸绵长隽永的岭南画卷,凯旋华美达酒店便是那画卷里温柔的注脚,它与高耸入云的广州塔隔江相望,与灯火璀璨的新中轴线并肩而行,它见证了广州的进步和成长,见证了羊城的焕新与发展,奔腾不息的生机活力簇拥着它前行,身后留下的是务实、包容、自信、开放。

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在广州举办,新世纪第一个大型全国性综合体育赛事的开幕式上,正如著名歌唱家刘欢唱响的会歌“期待像一道彩虹,绚丽在雨后的天空”那样,鼓舞着广州与凯旋华美达酒店向新世纪继续进发。

参加第九届全运会开幕式的著名歌唱家刘欢、阎维文入住凯旋华美达酒店

开放与竞争,危机与机遇,往往是同步到来的,新世纪以来,长期消退的广州长租公寓市场走入低谷,酒店通过低成本改造,将部分大套公寓改建为小型公寓,公寓楼层改造成标准客房,增加酒店房间套数,满足市场新需求,为提升展会接待能力做铺垫。2004年,广州城市分区规划中,天河区被正式定位为新的城市中心区,城市更新的步伐越来越近,繁华围绕着酒店滋长起来。随着会展行业的蓬勃发展,酒店管理层紧紧抓住会议市场发展的风口,新建了多间多功能厅和中小型会议室,提升会议展览服务,并且升级了高档次会议宴会设施,酒店整体营收大幅提升。2005年,广州成为中国大陆首个进入“发达”状态的城市,那年酒店加利福尼亚西餐厅以简约的潮流风格,惬意的舒适环境,可口的美味佳肴荣获广州市旅游局首届“广州餐饮百佳”奖项。

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凯旋华美达酒店圆满完成接待任务

2010年,亚运会落户广州,广州进入GDP“万亿元俱乐部”。酒店抓住珠江“一江两岸”规划的契机,与广州塔、海心沙、东西塔、二沙岛遥相呼应,逐步升级优化的高级客房,让往来下榻的中外来宾得以轻松享受全景落地窗带来辽阔视野空间,饱览广州新中轴线璀璨夜景,独具特色的千平方米户外天然草坪绿荫环绕,是与广州塔遥相对望的绝佳歇憩之所。

从1991年到2023年,凯旋华美达酒店已服务了67届广交会,自2005年始,酒店专设了交易会办证点,三十二年,酒店全体员工全力以赴,为广大宾客无忧参展广交会,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服务,带给每一位宾客细心周到的星级服务,始终展示合作、开放、共赢的广州形象。

凯旋华美达酒店保存的广交会徽章及宣传册

PART.FIVE

故事还将继续

“三江际会,岭南门户”

如今,广州的新中轴已经发展成为功能综合的“华南第一商圈”,凯旋华美达酒店也依托城市商圈的优越位置、四通八达的便捷交通等优势,以传统高端酒店服务品质为基础,提升酒店运营模式多元化,向“综合商业体”经营转型,新经营的模式永远随着市场而变化,但不变的是酒店修旧如旧的粉红外墙,始终如一的,是融汇中西的星级服务,是劈波斩浪奋斗精神,是兼容并包的自信内核。

“老”与“新”的共存、互融、转化,凯旋华美达酒店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之地,不断激发创新动力,用坚持追求卓越的文化力量,继续赋予“凯旋”新的希望和内涵,在万流涌动的新机遇中,重塑“华美达”品牌新的使命与愿景。

碧波滔滔的珠江奔涌向南海,凯旋华美达酒店大堂人来人往,回首间,酒店再换新颜,江边的明珠还在闪闪发亮。

撰稿:凯旋华美达酒店、刘睿华

编辑:刘睿华

校对:文荣华

审核:赵   昕

特别鸣谢:关心酒店发展的各位

                为酒店付出的员工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