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遗址研学,山西文旅融合的新坐标

考古遗址研学,山西文旅融合的新坐标

2023-09-03 04:56:59  浏览:26  作者:管理员

上周,央视“开讲了”栏目邀请山西博物院张元成先生做客央视,主持人“不怀好意”地问:都说,地上文物看山西,那地下呢?看陕西?你们“西西”之间关系怎么样……

自然,张院长很自信地用准确数字回答了这个问题: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更得看山西!山西的地上,是53875处不可移动文物;地下,则有着17775处古墓葬和古遗址。

最近几年,山西在地上文物,也就是不可移动文物方面的文旅融合,宣传力度较大,比如古建筑研学,十年前,还是“爱塔传奇”一枝独秀的局面,还是外地人组织小众游客到山西寻访古建筑的时代;

到了今天,在山西文旅部门以及众多爱好者和文旅从业者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大众审美意识突然被唤醒,古建之美,竟然成为一种流行的审美潮流,不用说,梁思成、林徽因的加持,让古建研学,充满了温情与艺术。一时间,趋之若鹜!

但正如张元成院长所说,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更得看山西。

然而地下文物怎么看?怎么形成文旅融合,怎么把枯燥的冷冰冰的遗址、墓葬活化起来?目前业界尚处于探索阶段,市场上,这样的文旅产品品牌,还远远没有树立起来。

今年暑期的博物馆热,就是市场在倒逼文旅从业者直面这些问题。

三年前,基于多年对陶寺遗址研学旅行的经验,老家山西策划了一部书——《考古队长现场说:中华文明何以5000年》(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三晋出版社),邀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陶寺考古队的高江涛研究员,组织主编。

高先生多年工作在陶寺考古的一线,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对公众考古,也有着十分见地。因此一拍即合。我们认为,以图书出版为契机,邀请全国5000年左右文明遗址的考古队长,一起畅聊回答中华文明何以5000多年这个世纪之问,将会是一次推广大众考古的绝好良机。

这样的思路,很快得到我省文旅厅领导的高度认可,鉴于山西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做好考古研学,其实就是在谱写一篇文旅融合的大文章。这样的前瞻,让我们对这样的活动充满信心。

只是,疫情捣乱,策划好的活动,三年来很难落实。

不过也正是因为疫情,让我们对策划方案能够反复修改。而且,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三年来,考古,在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之下,公众对考古的热情高涨,逐步在市场上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文旅产品:模拟考古、考古盲盒、文物修复、博物文创……

也就是在这期间,我们在和山西博物院负责研学文创的领导交流时谈到,以目前博物馆热为契机,要抓紧推出一款研学旅行产品——文物回家:每年精选博物院多少件代表文物,用研学旅行的形式,到文物出土的地方去感受历史。

一切就是这样顺理成章。到今年,我们再和文旅部门的领导交流时,高江涛先生十分坚定:一定要响亮提出考古遗址研学这个概念,大力推广考古遗址研学旅行。

文旅部门的领导们对此概念十分赞同,考古遗址研学,是文化资源活化为旅游资源的一种崭新形式,也将是我省文旅融合发展中,文化旅游的一座新坐标。

于是,经过三年的沉淀,“穿越五千年 晋情话山西——中华五千多年文明遗址考古队长论道山西”活动的主题就这样被响亮地提出了。

那么在山西,面对这么多地下文物资源,如何开展考古遗址研学呢?市场上的文旅从业者,肯定仁者见仁,各有各的实践。

老家研学,多年来致力于山西历史文化的挖掘与转化利用,我们认为,除了和博物院一起做好“文物回家”的研学产品设计,更重要的是,考古遗址研学,要有足够充分的主线,比如——

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你在山西能找到哪里?

最早使用弓箭狩猎的活动遗址,你能找到吗?

中国人的考古事业,最早从哪里开始?

传说中三皇五帝时代,你能找到哪些遗址?

夏在哪里?寻找夏的踪迹,你将会去哪里?

唐在哪里?晋在哪里?围绕山西起源,你来设计一条遗址研学之路。

秦汉的踪迹,除了长城,你还会用什么方法展示?

民族融合时代留下的灿烂艺术文化,除了博物院以外,你在哪里可以找到?

山西的地下,埋藏的是整个中华文明历史,读懂山西,便读懂了中华。

这便是考古遗址研学在山西文旅发展中的意义。

本月23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陶寺考古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三晋出版社、山西老家研学文化交流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的“考古大会”即将拉开帷幕。

来自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良渚遗址、石峁遗址、城子崖遗址、齐家坪遗址、屈家河遗址、城头山遗址、龙虬庄遗址、宝墩遗址、庙底沟遗址、牛河梁遗址、沅湘遗址、西吴壁遗址、石家河遗址、凌家滩遗址、禹会村遗址、广富林遗址的18位一线考古队长们,将在太原、在陶寺遗址,纵论考古遗址研学的路径和方法,队长们也会用这一次的行动,推动考古遗址研学的深化。

面对山西如此丰厚的地下文物资源,考古遗址研学,在山西,必将成为文旅融合的一座新坐标。

推荐阅读:

震撼来袭!18位考古队长本月将论道山西

本文节选自《考古队长现场说——中华何以五千年》一书

↓↓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编辑:DOROTHY

投稿方式


邮箱:laojiashanxi@qq.com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