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解读酒店设计任务书

分析解读酒店设计任务书

2023-09-02 01:47:06  浏览:92  作者:管理员

——本文有2870字,阅读需要8分钟——

任务分析作为酒店建筑设计的第一阶段工作,其目的就是通过对设计要求、地段环境、经济因素和相关规范资料等重要内容的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为方案设计确立科学的依据。


一、酒店设计要求的分析


设计要求重要是以建筑设计任务书形式出现的,它包括物质要求(功能空间要求)和精神要求(形式特点要求)两个方面。


(一)功能空间要求



1、个体空间


一般而言,一个具体的酒店建筑是由若干个功能空间组合而成的,各个功能空间都有自己明确的功能需求,为准确了解与把握对象的设计要求,我们应对各个主要空间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体量大小:具体功能活动所要求的平面大小与空间高度(三维)。

(2)基本设施要求:根据特有的功能活动内容确立家具、陈设等基本设施。

(3)位置关系:酒店自身地位以及与其他功能空间的联系。

(4)环境景观要求:对酒店声、光、热及景观朝向的要求。

(5)空间属性:明确该酒店空间是私密空间还是公共空间,是封闭空间还是开放空间。


2、整体功能关系


各功能空间是相互依托密切关联的,它们依据特定的内在关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相互关系:主次、并列、序列或混合关系。对策方式体现为树枝、串联、放射、环绕或混合等组织形式。

(2)密切程度:密切、一般、很少或没有。对策方式体现为距离上的远近以及直接、间接或隔断等关联形式。


(二)形式特点要求



1、建筑类型特点


不同类型的酒店建筑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纪念性建筑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庄重、肃穆和崇高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足以寄托人们对纪念对象的崇敬、仰慕之情;而居住建筑体现的是亲切、活泼和宜人的特点,因为这是一个居住环境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如果把两者颠倒过来,那肯定是常人所不能接受的。因此,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酒店建筑的类型特点,是活泼的还是严肃的,是亲切的还是雄伟的,是高雅的还是热闹的,等等,而不可张冠李戴。


2、使用者个性特点


除了对建筑的类型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以外,还应对使用者的职业、年龄以及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例如,同样是别墅,艺术家的情趣要求可能与企业家有所不同;同样是活动中心,老人活动中心与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形式与内容上也会有很大的区别。又如有人喜欢安静,有人偏爱热闹;有人喜欢简洁明快,有人偏爱曲径通幽;有人喜欢气派,有人偏爱平和等等,不胜枚举。只有准确地把握使用者的个性特点,才能创作出为人们所接受并喜爱的酒店建筑作品。


二、酒店环境条件的调查分析


环境条件是酒店建筑设计的客观依据。通过对环境条件的调查分析,可以很好地把握、认识地段环境的质量水平及其对酒店建筑设计的制约影响,分清哪些因素是应充分利用的,哪些因素是可以通过改造可以利用的,哪些因素又是必须进行回避的。具体的调查研究应包括地段环境、人文环境和城市规划设计条件三个方面。


(一)地段环境


地段环境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气候条件:四季冷热、干湿、雨晴和风雪情况。

(2)地质条件:地址构造是否适合工程建设,抗震要求如何。

(3)地形地貌:是平地、丘陵、山林还是水畔,有无树木、山川湖泊等地貌特征。

(4)景观朝向:自然景观资源及地段日照、朝向条件。

(5)周边酒店建筑:地段内外相关酒店建筑状况(包括现有及未来规划的)

(6)道路交通:现有及未来规划道路及交通状况。

(7)城市方位:酒店位于城市的空间方位及联系方式。

(8)市政设施:水、暖、电、气、污等官网的分布及供应情况。

(9)污染状况:相关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和不良景观的方位及状况。

根据以上,我们可以得出对该地段比较客观、全面的环境质量评价。


(二)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主要考虑以下两点:

(1)城市性质和规模:是政治、文化、金融、商业、旅游、交通、工业还是科技城市;是特大、大型、中型还是小型城市。

(2)地方风貌特色:文化风俗、历史名胜、地方酒店建筑。

人文环境为创造富有个性特色的酒店空间造型提供了必要的启发与参考。


(三)城市规划条件


该条件是由城市管理职能部门依据法定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提出的,其目的是从宏观角度对具体的酒店建筑项目提出若干控制性限定与要求,以确保城市整体环境的良性运行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后退红线限定:为了满足所临城市道路(或邻建筑)的交通、市政及日照景观要求,限定建筑物在临街(或邻建筑)方向后退用地红线的距离。它是该建筑的最小后退指标。

(2)酒店建筑高度限定:酒店建筑有效层檐的高度,它是该酒店建筑的最大高度。

(3)容积率限定: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它是该用地的最大建设密度。

(4)绿地率要求:用地内有效绿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它是该用地的最小绿地指标。

(5)停车量要求:用地内停车位总量(包括地上下),它是该项目的最小停车量指标。

城市规划设计条件是酒店建筑设计所必须严格遵守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三、酒店经济技术因素的分析


经济技术因素是指建设者所能提供用于建设的实际经济条件与可行的技术水平。它是确立酒店建筑的档次质量、结构形式、材料应用以及设备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除功能环境之外影响酒店建筑设计的第三大因素。


四、相关资料的调研与搜集


学习并借鉴前人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了解并掌握相关规范制度,既是避免走弯路、走回头路的有效方法,也是认识、熟悉各类型酒店建筑的捷径。因此,学习酒店建筑设计,必须学会搜集并使用相关的资料。结合设计对象的具体特点,资料的搜集调研可以在第一阶段一次性完成,也可以穿插于设计之中,有针对性地分阶段进行。


(一)实例调研


调研实例的选择应本着性质相同、内容相近、规模相当、方便实施,并体现多样性的原则,调研的内容包括一般技术性了解(对设计构思、总体布局、平面组织和空间造型的基本了解)和使用管理情况调查(对管理使用两方面的直接调查)两部分。最终调研的成果应以图文形式尽可能详尽而准确地表达出来,形成一份永久性的参考资料。


(二)资料搜集


相关资料的搜集包括规范性资料和优秀设计图文资料两个方面。

建筑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建筑物的质量水平而制定的,酒店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一具有法律意义的强制性条文,在我们的课程设计中同样应做到熟悉、掌握并严格遵守建筑设计规范。对我们影响最大的设计规范有日照规范、消防规范和交通规范等。

优秀设计图文资料的搜集与实例调研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只是前者是在技术性了解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对实际运营情况的调查,后者仅限于对该酒店建筑总体布局、平面组织、空间造型等进行技术性了解。但简单方便和资料丰富则是后者的最大优势。

以上所着手的任务分析可谓内容繁杂,头绪众多,工作起来也比较单调枯噪,并且随着设计的进展我们会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工作成果并不能直接运用于具体的方案之中。我们之所以坚持细致、一丝不苟地完成这项工作,是因为虽然在此阶段我们不清楚哪些内容有用(直接或间接),哪些无用,但是我们应该懂得,只有对全部内容进行深入系统地调查、分析、整理,才可能获取所有的对我们有重要价值的信息资料。


——以下无正文——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