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暑意渐消。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初秋炎热将结束。处暑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处暑是廿四节气中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的节气。处暑节气过后,气温逐步走低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处暑,已到了高温天气“三暑”之“末暑”,气温不会异峰突起,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处暑节气后雷暴活动不及炎夏那般活跃,各地的暴雨总趋势减弱。


“三暑”中间还夹一个“立秋”节气,立秋之后才是处暑,暑热时间比较长。暑天长对于农作物长势和产量有利。古人将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时段称之为“长夏”。“三暑”(小暑至处暑)与“三伏”均代表高温极端天气,时间轴和温度轴上的曲线表现基本一致:暑天来,伏天到;伏天消,暑将尽。元代文人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传统二十四节气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暑前后,冷空气南下次数开始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南方地区,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遭遇高温天,这就是的“秋老虎”。处暑时节,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


处暑已至,暑尽始凉
走在天梯舒畅的初秋
瞻仰千年大佛的震撼
品清凉爽口的绿豆汤

未觉夏已尽
时至已新秋
暑气至此而止
旅行相伴无止
编辑:李玉芬
编审:汤凤萍
终审:王海霞

2023-06-14
包百『国庆提前购』开始啦!出游装备提前安排,带上它们就出发!
2023-09-20
2023-06-29
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