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土匪横行,起义军滥杀无辜。
山东分水县,当地土匪抢人抢钱不分昼夜,老百姓携家带口四处逃命。
其中有一男子名叫王律,王律一家三口人,为了抵御土匪做了充足的准备,还藏了上千斤的粮食,原本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谁知道还没等土匪抢劫,上百个村民就联合起来,抢了他们家的粮食。
王律只好带着家人前往济南府,当时济南府还是比较安全,而且王律的表兄高忠达就住在济南府,是当地有名的富豪。
王律一家人驾着马车一路颠簸,一刻也没歇息,两天后终于来到济南府高家。
高忠达看到王律还活着,喜极而泣,马上叫人把东北角的院子打扫干净,让他们先住下。
吃穿应有尽有,还送来两个丫鬟照顾起居生活。
不仅如此,高忠达每月还给他五十两银子。
王律过意不去,就帮忙操练家兵,从早忙到晚,家兵战斗力提升了许多。
王律有个儿子王雨泽,十五岁。
由于出来的时候太过于匆忙,又是借住亲戚家,也就没人监督他读书。
王雨泽整日无所事事,在城中散步解闷。
有一天,发现对门住着一个艳丽妇人张氏,她有一个女儿名叫邵琴,比她还要漂亮。

张氏的丈夫是个裁缝,手艺非常好,附近的居民都找他做衣服。
邵琴每天跟着张氏出去洗衣服,一天要出去四五次,每次都要路过王雨泽的家门口。
王雨泽有时站着,有时坐着,看着邵琴从门口经过,每次都穿着长长的裙子,虽然样式很普通,也没有任何装饰,但她身材苗条,鹅蛋脸白白的,眼睛特别大,由内而外透出一种美。
王雨泽看得是目不转睛,邵琴走出好远,看不到影子了他才回家。
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邵琴的身影,一宿没睡好。
隔天早上,王雨泽也来不及洗漱,拿着板凳在门口等候,生怕错过邵琴。
晌午十分,邵琴才推门而出,今天的裙子短了一些,露出两只脚,又白又小,好像新鲜的笋尖。
王雨泽心生爱意,不由得口干舌燥。
忽然,张氏出来了,王雨泽马上藏在门口,暗中窥探。
张氏瞥了一眼,这一定是高家的公子,就让邵琴马上进屋,从此洗衣服的时候只有张氏一个人,再也看不到邵琴。
王雨泽就好像丢了魂一样,整日徘徊在门口。
有一天,王雨泽有在门口踱步,双手背在身后,心中无限寂寞。
忽然有一个东西落到脚下,低头一看,竟然是一个银制的发钗。
王雨泽心中一惊,环顾四周,只见邵琴站在她家门口,轻轻地笑了一下。
转身刚走两三步,又返了回来,指了指发钗,笑了一下。
王雨泽急忙捡了起来,藏在袖子中,再抬头的时候,邵琴已经消失。
自此二人心意相通,有时候半个月,有时候一个月,邵琴会偷偷跑出来。
王雨泽带着她一起花前月下,听蝉鸣蛙叫,看雨后荷叶。
随着时间的增加,感情也日渐加深,两个人私定终身,打算长相厮守。
半年后,土匪被剿灭的差不多了,王律打算返回老家,毕竟住在表哥家也不是长久之计。
王律先买了一条小船,装好行李,就等顺风的时候出发了。
王雨泽很不开心,每天站在门口,想等邵琴出来商量一下,但邵琴一直没有露面。
但时间不等人,风也不会等人。
王律让船夫扬帆起航,一家人坐在船上感叹不已。
由于顺风顺水,一会儿就开出去十多里。王雨泽看着远去的河岸,无限哀伤,恨不得马上长出一对翅膀,飞到邵琴的身边。

王雨泽看着水波,逐渐头晕,感觉身体轻飘飘的,真的飞到了空中。
飞了一会儿,降落到一个村子,村中有三五间茅草屋。
王雨泽刚走了没几步,就听到有人哭泣,转身就要离开。
忽然屋里有人问:“王公子吗,你都不辞而别,现在回来做什么?”
王雨泽回头一看,竟然是邵琴,放声大哭。
邵琴也从屋里出来,从袖中取出青色的手帕给他擦眼泪,小声说:“我们的事情怎么办,如果你家亲戚高员外帮忙做媒一定成功,你回去想想办法。我被爹娘关在屋中,哪里也不能去,只能等你了。”
说完转身进屋,王雨泽急忙追了上去,刚要开口,忽然传来狗叫声,几条恶犬扑了过来。
王雨泽很害怕,想跑却被绊倒,睁眼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船舱里面。
回家之后,王雨泽考虑再三,还是把梦中之事告诉了母亲,老母亲也拿不定主意,又告诉了王律。
王律:“一个裁缝家的女儿,怎么配得上咱们家,再说现在路途遥远,娶亲也不容易。”
王雨泽知道后心灰意冷,郁郁寡欢,心里又想着邵琴,没几天就病倒了,只能喝一点米汤勉强活着。
王律本来很生气,但看到他半死不活的样子也就忍住没有发火。
冬去春来,王雨泽的身体稍稍好了一点。
清明节的时候,村里少男少女出游,王律督促王雨泽也出去散散心。
人群熙熙攘攘,王雨泽虽然挤在里面,但情绪低落,一个人走出人群。
坐到尼姑庵的外面,这时有一个老尼姑走过来,看着王雨泽说:“年轻人愁眉苦脸,有什么心事不妨说一说。”
王雨泽:“我的确有心事,说了也没用呀。”
老尼姑:“就怕你没心事,只要你说,我就能帮你解决。”
王雨泽就说了自己和邵琴的事情,现在家人反对,前途暗淡,不知如何是好。
老尼姑:“就这件事?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今天算你走运,遇到我了,要不然必死无疑。”
王雨泽请求老尼姑救命,老尼姑指了一个方向,说:“你往前面走,会遇到一个村子,邵琴和张氏就住在那里,你快去吧。”
王雨泽也不管真假,跟着老尼姑就走了。
走了一会儿,果然看到一个村子。
和自己梦里看到的村子一模一样,王雨泽问:“又在做梦?”
老尼姑:“我给你带路,怎会是梦?”
王雨泽:“但这里和梦中所见十分相似。”
老尼姑:“现在不是做梦,不要胡思乱想。”
王雨泽又问:“现在正值清明,豆花如何会开?”
老尼姑:“你又在说胡话,仔细看看清楚。”
王雨泽仔细一看,原来并非豆花,而是枯枝上的一点毛絮。
老尼姑带着他走进一间屋子,只见张氏笑着出来,说:“公子好久不见,为何如此憔悴?”
王雨泽看到张氏,眼泪止不住的流,诉说惨状。
张氏:“你家人看不上我们做裁缝的,不想结亲家。我女儿又不是嫁不出去,但我知道你是真心,所以让师太叫你过来,你家人还是要找媒人提亲的,要不然,我这个裁缝的女儿,好像真的配不上你家似的。”
王雨泽面有难色,让老尼姑替自己解释。
老尼姑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张氏:“如果你真想娶邵琴,也不是不行,你入赘到我家,如果你不愿意,请马上离开。”
王雨泽马上点头,说:“可以,我愿意入赘。”
当晚,王雨泽和邵琴拜了天地,结为夫妻。
洞房的时候,王雨泽看到邵琴比平时更加美艳,心中大喜。问:“你怎么会到这里来?”
邵琴:“师太带我过来的,我来的时候母亲已经来了。”
王雨泽也没多想,从此就住了下来,转眼就过了一个多月,小夫妻如漆似胶,形影不离。
王雨泽想带邵琴一起回家,毕竟已经结婚,总不能不告诉父母。
邵琴犹豫不定,王雨泽转念一想,自己先回去,到时候再回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于是也没有告诉邵琴,一个人就离开村子出发了。
刚走了两三步,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回头的时候发现村子不见了,四周只剩下几个坟墓,还有一些松柏。
王雨泽很害怕,马上回家。
到家的时候,只见父母脸上的泪痕还没干,在他失踪的这段时间,王律老俩口心急如焚,整日以泪洗面。
王律看到儿子回来,喜出望外,马上拉进屋,问他去了哪里。
王雨泽如实交代,不敢隐瞒。
王律认为他遇到了鬼怪,就把他关在屋里。
接下来几天,每天都找媒人说亲,看的好几家姑娘,没有一个满意的。
王律左思右想,既然儿子钟情于裁缝闺女,不如成全了他们。于是提笔写信,想让表兄帮忙提亲。
隔天,邵琴的父亲邵裁缝竟然来了。
王律说了自己的意思,希望邵裁缝不要拒绝。
邵裁缝也说了一件怪事:“自从你们走了,邵琴就茶饭不思,生病之后我们也猜到了病因。”
王律点点头,邵裁缝继续说:“清明节的时候,邵琴出去就没回来,全家人找遍所有地方,也没有找到,过了一个多月,她竟然自己回去了。回去的时候告诉我们,她遇到一个尼姑,把她带到车上,去了一个村子,当时张氏已经在那个村子,不多一会儿, 尼姑又把王公子带了过去,两个人就拜了天地,成了亲。”
王律端给邵裁缝一杯茶,他喝了一口接着说:“过了一个多月,王公子说要回家,最后不辞而别,老尼姑又把邵琴送了回去,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天黑,我们都感觉很奇怪。一时间邻居们都议论纷纷,我们现在也是没脸出门。”
最后俩家人合计了一下,决定马上给王雨泽和邵琴完婚。
新婚之日,除了双方的亲朋好友,还有许多不认识的村民。看到小夫妻郎才女貌,赞叹不已,以为是神仙眷侣。
有一晚,老尼姑来到王家,看了看王雨泽和邵琴,甚是满意。
王雨泽想告诉父亲,就是此人,但被老尼姑拦下,说:“公子莫走,其实我是这里的狐仙,在庵中修行,看到你二人饱受相思之苦,不得已而为之,略施手段,不要见怪。”说完就消失不见了。
隔天,王雨泽带着父亲进山找到尼姑庵,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但王律还是出钱修葺了一下,也算是焕然一新,偶尔也会有善男信女过来烧香。
(故事完。)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