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冉玉杰
制图|钟阳白雪
“渺然孤城天一方,传者或云古夜郎,其民简朴士甚良,千里郁为诗书乡。”
在49岁这年,陆游“入荣州境”,虽然只有短短的70天,却留下了31首诗词。让人在感慨其创作天赋的同时,也不由得好奇,荣州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竟然能给陆游带来如此旺盛的创作灵感。

请横屏观看

“长墙台地状”的五砦坪
是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摄影|冉玉杰
回首远望,一场牧野之战,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西周。明代《蜀中广记》始有记载,作为佐武王十大功臣之一的荣公,封于荣地,距今已有3000多年。再到唐代设州以“荣”为名,距今也有1400多年,可见“荣”名久矣。
荣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作为自贡最西端的区县,荣县北接内江、南连宜宾、西邻乐山。低山丘陵间蜿蜒着岷江水系的越溪河流域、沙溪河流域、芒溪河流域;沱江水系的旭水河流域、中溪河流域、威远河流域。这座川南小城,虽不是热门旅游城市,却内秀非常。

荣德山又名老君山
自隋代威远建县以来,便是荣县与威远县的界山
摄影|彭宇华
在四川盆地威远、荣县、仁寿、资中、井研交界处,有个著名的荣威穹窿,面积约902平方公里,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穹窿地貌。
穹窿,一个许多人并不熟悉的地质名称,“穹”,上拱;“窿”,凹陷。荣威穹窿地貌是在1亿多年前的地壳运动中,受外力挤压整体上拱而形成的帽状高地,而荣县就位于荣威穹窿地貌的西部。

乐德红土地
因土壤富含铁、铝等物质呈赭红色
摄影|刘乾坤
物华天宝,钟灵毓秀
荣县的天宝,来自脚下的土地
地上是川南优质早茶产区
地下有自贡主要的岩盐矿
而土地本身,更是优质的陶土资源
荣县的物华,来自风味的创造
这里“鲜”,指引荣人发现盐
这里“麻”,菜品必佐花椒
这里“爱好天然”,鲜麻之下仍保留食物本味
穹窿秘境,给荣县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走进荣县,会发现这里的人和物都扎根于大地,从土壤中得到种子,细细打磨,有无数宝贝在等待着被发现。


中国,是茶的故乡,而西南,则是茶的起源之地。
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开始,中国人发现茶树、利用茶树的历史已有五千多年。荣县被誉为“中国花茶之乡”,《荣县志》(赵熙·民国本)中记载:“是茶自古有之。”其中茉莉花茶,是这个花茶之乡的骄傲。

荣县茶叶上市时间早,采摘质量高
产于四川三大优质茶区之一的川南优质早茶区
摄影|彭宇华
“窨得茉莉无上味,列做人间第一香。”一个“窨”字道出了茉莉花茶的制作奥秘,窨制同熏制,将新鲜采摘的茉莉花与绿茶或红茶混合,茉莉吐香,茶叶吸香,花香与茶香混合后再去除茉莉,烘干茶叶,即可制成茉莉花茶。
荣县花茶馥郁飘香,当地自产的茶叶功不可没。荣地产茶的历史悠久,唐代陆羽在世界第一本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早早点明“荣州铁山产茶”。

石笋沟是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点
因形似石笋而得名
摄影|罗孝文
荣县地属丘陵,东北低山向西南逐步延伸,分别向西北和东南倾斜。在荣县的穹窿地貌区内有许多极致的景观,石笋沟便是其中之一。
在荣威穹窿断裂构造作用、岩溶作用及水流侵蚀的作用下形成沟谷,由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块状砂岩组成,因似一根拔地而起的石笋而得名。
石笋沟的海拔在600到800米,常年气温17.8℃,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负氧离子含量极高。依山种植的3000亩茶叶,在光、热、水、土等协调作用下,品质极好。


荣县生产的酒坛供给多家酒企
2022年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30%以上
摄影|冉玉杰
荣县拥有极其丰富的陶土资源。
据分析,荣县的陶土矿均产于侏罗系自流井组(T-2)珍珠冲段,为中生代内陆河湖相沉积。珍珠冲段所属自流井组底部,此段地层一般含有三层高岭石黏土矿,即陶泥。
荣县三分之一的乡镇有陶土资源,且质地优良,制出来的产品质地坚硬、抗腐蚀、耐高温、不吸水。

请横屏观看

荣县土陶产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荣县土陶产业历史溯源及发展对策研究报告
制图|钟阳白雪
据《荣县志》记载,荣县的土陶业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制陶工艺从邛崃等地传入古荣地。随着时代的更迭和人群的迁移,荣县土陶产品越来越丰富,制法也越来越精细。
选土需取高岭土,制胚要平稳正直,待自然风干,再大火烧陶。可以说,荣县的每一个土陶制品,都经过千锤百炼。

摄影|彭晓华

荣县土陶制品丰富
除了泡菜坛、酒坛等生活器具,还有精美的土陶艺术品
摄影|冉玉杰
到了现代,荣县土陶不再止于生活器具,更是涌现了一大批以刘勇为代表的艺术家,精雕细琢出土陶艺术品,创造出土陶新的价值。
土陶业从无到有,产品从少到多到精,伴随着荣县人走过漫长的历史进程。


荣县盐运古道
向北至成都,向南至云南
供图|荣县文旅局
提到土陶,就不得不提盐。
荣县是“盐都”自贡岩盐矿主要分布区,因此,荣县也有“盐卤之源”的美誉。
荣县产盐,就连建制也与盐相关。唐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提到:“武德元年(618年)于镇置荣州,周改镇为公井县。野客山,在县南六十里。县有盐井十所。又有大公井,故县镇因取为名。”

荣县民用泡菜坛生产量大
2022年占到全国市场份额15%左右
摄影|冉玉杰
盐是百味之首,除了调味也兼具重要的防腐保鲜功能。因盐而生的自贡盐帮菜是四川省唯一一个以地级市特色命名的菜系。在盐和陶土的双重加持下,泡菜坛不再只是为储存食物而存在,更是衍变出了蜀地独特的地方风味。
在荣县,在自贡,在四川,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泡菜坛,且不只一个。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盐,也离不开泡菜坛。在地方风味的指引下,人们按照各自的喜好延伸,从不同厨房飘散出来的是不同的家里味道。

荣县泡菜坛透气性好、耐腐蚀、耐久藏
既能利于泡菜风味形成,又不会变质
供图|荣县文旅局
泡菜坛对荣县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一种联结。
用盐和陶联结着今人与古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从古至今,荣地人都享受并感念着来自大地的馈赠。
也联结着山川地域。就算是远离家乡的荣县人,也一定会有一个泡菜坛。当在世事的洪流里找不到方向时,这一抹家乡味,便能指引他们回到最初,回到在故乡红土地上奔跑的岁月。
这更是家人之间的联结。怎样做好一坛泡菜,怎样去生活。荣县人从父母辈得到泡菜母水,也就得到了生活的启迪。

如果说物产是自然的馈赠,那么荣县人在此基础上对美食的求索,则对得起这一份偏爱。

苕丝糖以切丝的红苕为主要原料
被列入荣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供图|荣县文旅局
不管是作为荣县首批非遗的苕丝糖,远行人随身带走的红油凉菜,还是猛火爆炒瞬间出锅的火爆肥肠,看似清淡实则香味浓郁的猪头肉,坨坨五花肉烧煮、金丝皇菊点缀的柴火鸡,亦或者每天现包的小葱包、麻倒舌头的抄手,都如同一个个小小的点,共同织就了荣县的美食华锦。而荣县三绝,就是这张华锦上,闪着光的存在。

七十年代末,四川省山羊品种资源调查将山羊分布划分为川东白山羊区、川西北藏山羊区、川西南黑山羊区和川中川南山羊区。而荣县羊肉汤选用的,就是本地的黑山羊。

荣县黑山羊属肉皮兼用的地方山羊品种
黑色羊毛短浅有光泽,体格中等
摄影|罗孝文
荣县人的早晨是从一碗清汤羊肉开始的。早起穿过尚未散尽的薄雾,钻进街头的羊肉馆,要上一碗清汤羊肉,加上一碗米饭、一份蘸料,就是荣县人无比熨帖的早餐标配。
荣县的羊肉馆多以乡镇命名,鼎新(镇)羊肉馆、金花(乡)羊肉馆等等等等,明晃晃地彰示着各家的羊肉自信。这种自信并非空穴来风,荣县的羊肉汤确实可称为一绝。

清汤羊肉中的羊肉多为带皮薄切
有纯肉、纯羊杂、羊肉拼羊杂的选择
供图|荣县文旅局
荣县本地的黑山羊肉质细嫩,传统的做法是清炖,不加任何香料、佐料,却能保证羊肉无膻味。据说一是因为宰割师傅的手艺好,能凭借经验准确地去除黑山羊体内的膻味之源。二是在炖煮时不断去浮沫,有一点取一点,直至取净,精细又耐烦。中间不加水,不使用回汤,方能得到雪白汤色。
舀两勺羊汤到蘸碟里,再按自己的口味加盐搅匀。夹起一片羊肉,在蘸料碗里裹一圈入口,带皮薄切的羊肉肥瘦相间,油而不润,香而不腻。早上吃一碗,十分熨帖。

红汤羊肉中的羊肉大块带皮,肥瘦相间
同锅而煮得还有羊血、羊肚等
摄影|冉玉杰
除了清汤羊肉,荣县还有红汤羊肉。沉甸甸一盆端上桌,表面撒满香菜和芝麻。如果说清汤羊肉吃的是食材本味,那么红汤羊肉就更注重麻辣鲜香的丰富味觉体验。
不管哪种羊肉汤,在冬天驱寒回暖,夏天汗腺通泰,都是寒冷潮湿之地的绝美佳肴。

青花椒,在川菜里十分常见。四川省是全国最大的青花椒种植区,全省21个市(州)、144个县均有种植。
荣县人嗜麻,菜里多见花椒,餐馆也多用本地花椒。当地人会用一句“吃麻咯”来表示吃舒服了,吃安逸了。

青花椒耐寒耐旱
适宜温暖、湿润及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砂壤土
摄影|晏忠福
在荣县的大部分中餐馆中都有一道麻辣鸡,用来做麻辣鸡的是有嚼劲的土鸡,灵魂在汤汁。
辣椒手剪,用碓窝一锤锤舂出香味,取蒸鸡时蒸出的汁水,与辣椒、花椒等混合后,再倒回鸡肉中拌匀,通红油亮。

荣县麻辣鸡带皮切厚片
又被称作“麻辣鸡片”
摄影|冉玉杰
一大盆端上桌,争先夹上一片,入口先是红油味,紧接着便是麻和辣,其间又一直萦绕着鸡肉的鲜甜,让人爱不释口。多吃几口,通鼻冒汗,十分爽快。
鸡肉用来做了麻辣鸡,善于化腐朽为神奇的川人当然也不会浪费鸡杂。火爆鸡杂是麻辣鸡的标配,鸡杂加芹菜丝爆炒,就又是一道下饭神器。

荣县香肠里带着整颗花椒
咸甜中多了麻香
摄影|冉玉杰
让人耳目一新的还有荣县的香肠,与常见不同的是,竟然还带着整颗花椒。加了花椒的香肠咸甜中带着麻,味道更加丰富。


豆花、红油凉菜、蘸碟、米饭
是荣县豆花饭的标配
摄影|冉玉杰
来荣县,豆花必须要一试。
较为常见的是豆花饭。江军豆花在荣县已经开了34年,一进店门就能看见一口支着的大锅,顾客选好要吃老点的还是嫩点的豆花,店家就现从大锅中捞出。也因此装豆花的大碗滚烫,需要用特制的器具才能上桌。


上图为红油蘸料
下图为糍粑海椒蘸料
摄影|冉玉杰
除了豆花的口感可选,蘸碟也有两种选择。一是以红油辣椒为主的红油蘸料,另是以舂过的烧椒为主的糍粑海椒蘸料。当然不管选哪种,花椒粉必在其中。
颤巍巍夹起一块豆花,放入蘸碟,蘸上蘸料,再小心翼翼入口,就算是选的老豆花也依旧嫩滑,油辣味丝毫不会盖住豆子的香味,刚柔并济,反而助长了胃口。

浑浆豆花的豆浆中除了黄豆还有花生
所以又被称为“花生浆豆花”
摄影|冉玉杰
比起豆花饭更有荣县特色的是浑浆豆花,全川唯有荣县有这种吃法。
豆花现做,且尺度把握得十分巧妙,让豆花保持嫩滑的同时又添了一丝弹性。与其他豆花不同之处在于浑浆。端上桌来的浑浆豆花是浸泡在豆浆里的,这个豆浆可不简单,除了黄豆,还加入了花生,汤色乳白,香味也更加醇厚。

浑浆豆花汤色乳白、豆花Q弹嫩滑
豆浆和豆花都是主角
摄影|冉玉杰
在为各色美味大快朵颐之后,再来上一碗浑浆豆花,既缓解了口腔中的厚重,又安抚了肠胃。也不用担心凉了之后的浑浆豆花失了美味,热情的荣县人绝不会任豆花碗空掉,早早就会续上热气腾腾的浑浆。

川人爱吃兔,称得上闻名遐迩,养兔的历史也悠久。
据《唐语林校正》记载:“蜀上旧无兔鸽。隋开皇中,荀秀镇益州,命左右买兔、鸽而往。今蜀中鸽尚稀而兔已聚。”可见蜀地养兔的历史可追溯至隋朝。
川南是四川兔业重地,2022年荣县肉兔出栏达到1258.4万只,位居全省区县第一位,荣县也因此被业内称为“兔县”。

荣县麻辣兔用到大量干辣椒和花椒
既是一道主菜,也是解馋小吃
供图|荣县文旅局
麻辣兔是荣县人的乡愁,哪怕是离开了家乡,也离不了麻辣兔。时不时让家里人真空包装邮寄,是很多荣县游子的惯常做法。
麻辣兔选用的是新鲜兔肉,配以盐、糖、辣椒、花椒等佐制而成。可以作菜,又麻又辣,极为下饭。不怕辣也可将其作小吃,时不时来上一块,干香爽口,极为解馋。

鲜椒兔用子姜、青红椒、花椒等搭配兔丁
色、香、味俱全
摄影|冉玉杰
鲜椒兔也是荣县常见的兔肉吃法。
兔肉切丁,子姜切丝,配以青红椒圈,青红黄白的配色令人食指大动。兔肉细腻,同时完全吸收了子姜和青红椒的辛辣,入口鲜辣又多汁。有的店家还会在盘底垫上圆粉条,已经被汤汁浸透了的圆粉条爽滑Q弹。一口兔肉,一口粉条,怎么也吃不腻。

在荣县,还有一种失而复得的美味——四川麻鸭。
四川麻鸭属兼用型地方品种,原产地和中心产区都在四川。因农业耕作制度的改变和对地方品种保护的忽视,2012年,经四川省畜禽品种资源委员会宣布灭绝。所幸的是,2013年在荣县又发现了四川麻鸭,荣县人民政府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现已保种至第四代,四川麻鸭终于又可以畅快地回到田间,也回到了人们的餐桌。

8到12个月的麻鸭肉质细嫩
和笋一起红烧香味浓郁
摄影|冉玉杰
石笋沟中的石笋山居,是一处可以同时享受到美景与美食的绝佳之地。对待不同大小的麻鸭,这里因材制宜。
8到12个月的麻鸭肉质细嫩,用稻草烧鸭毛,不仅能去除掉鸭肉上细小的绒毛,还能在皮肉间留下一丝稻草香。与笋块一起红烧出的稻香麻鸭,既有来自山间的清香,又有源自田间的草香,同时还兼有麻鸭本身的肉香。口感丰富,浓郁又嚼劲。

超过12个月的麻鸭适合炖汤
调味简单但滋味醇厚
摄影|冉玉杰
稍长一点的麻鸭也有它的妙处,酸萝卜老鸭汤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从泡菜坛子里摸出“熟”透的酸萝卜几刀改成小块,与麻鸭一同炖煮,并不需要太多调料,酸萝卜的酸爽咸鲜正好可以激发出麻鸭特有的鲜香滋味,香而不干,开胃解腻。
据不完全统计,作为荣县三绝,荣县的麻辣鸡几乎每家馆子都有,至少有上千家,羊肉汤有300多家,而浑浆豆花也有700多家。荣县人无疑是爱吃的,但对待美食同样也是挑剔的。不好吃的餐馆在荣县根本不能长久,好吃的店一开就是几十年。

荣县丰富的自然资源
造就出三宝三绝
摄影|但伯超
不管是专做麻辣鸡的井边馆张阿姨,还是在泡菜坛厂一做就是三十年的手工匠人,亦或者从1993年做到现在的后山豆花,还有打磨上百次,光滑如瓷面的刘勇土陶艺术品,荣县的人和物,都和他们的三宝一样,扎根于大地,却又有着无限光华,像盐一样质朴而晶莹,像陶一样厚实又坚韧,又像茶一样日久弥香。
这座位于荣威穹窿最西端的小城,拥有着丰富的底蕴,却依旧偏安一隅。比之人群熙攘的旅游城市,多了一分神秘,发现荣县,了解荣县,一切都在等待着人们去细细体验。

参考文献:
[1] 为什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国茶地理
[2] 走出“深闺”的全球之最——探访威远穹窿地貌.四川政协网
[3] 荣县主要景点介绍.荣县人民政府网
[4] 石笋沟.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云
[5] “盐帮十二席”菜单发布,快看有哪些你没吃过的.自贡网
[6] 又一个全省第一,荣县“兔”出重围.今日荣县
[7] 青花椒.中国植物主题数据库网
[8] 四川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四川省花椒产业发展促进会
[9] 四川麻鸭以及保种场基本情况介绍.荣县人民政府
[10] 千年古县,荣县记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荣县委员会.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1] 羊.四川省畜牧志.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2] 走进荣县.荣县人民政府
[13] 荣县概况.荣县人民政府
[14] 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荣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荣县人民政府
[15]荣县:让“会呼吸的陶”成为支柱产业.自贡观察
转自:美食地理·团队4
感谢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