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达人 王士性

旅游达人 王士性

2023-08-17 23:32:18  浏览:62  作者:管理员

明代出了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他虽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总认为自己比不上同时期的另一位旅行家,他就是王士性。

因先祖徐经与唐伯虎的渊源,导致徐家后代不能科举,徐霞客早早卸下了职业包袱,得以纵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相比之下,王士性则要好命得多。万历元年他考中了举人,第二年会试,落榜了。心情郁闷的他将家乡附近的名胜、风景转了个遍。待排出闷气后,埋头苦读,最终在人生第二次会试中高中。授予的官职是河南确山县的县令。

从老家浙江临海出发,到河南确山上任,这是一段1千多公里的路。他顺着驿道一路前行,到杭州后尽兴地玩了一把。在这里有个要考的重点,王士性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个发现西湖有旅游价值的人。他在后来的著作中说:西湖不仅是杭州的游览胜地,而且还是当地百姓的讨生之处。从打鱼的到开饭店的,从出租舟船到临湖唱戏,这是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从杭州出来后,他继续顺着驿道前进。先后到达了南京、凤阳、开封、确山。一路上从陆路驿道,到水路漕运,王士性一路走一路看,为后来写出《广志绎》打下了基础。在确山的三年,他把嵩山游历了一番。之后被调到北京任礼部给事中,他又考察了京师周边。万历16年,他到四川主持当地的乡试。对于别人来说,这是路途遥远的苦差。但对于王士性来说,这可是难得的福利。

从京城到成都,别人看到的是路途遥远,蜀道难行。他看到的是华北平原到黄土高原再到四川盆地的变化。整个过程的心得体会都记录在了书中。

结束四川的工作后,他没有着急回单位,而是选了另一条路,从重庆奔三峡,进入江西的庐山。途中接到朝廷的新命令,从礼部给事中改任广西参议,后来又到云南主管司法。算是补上了西南地域的空白。

王士性走过的地方一点儿也不比徐霞客少。在旅游线路的覆盖面上,徐霞客足迹遍布十四省,独缺四川,王士性的身影同样出现在十四省,只差福建。(大明朝一共就只有十五个省级行政区。)

不过,王士性和徐霞客旅游的方式还有有所区别的。

徐霞客基本上是“穷游”,和今天的驴友更接近,徐霞客的旅游更有一些探险的性质,风险比较大。

王士性是个官员,全国各地任职,一路当官一路旅游。看看王士性的履历,河南确山县令、四川参议、广西参议、云南副宪、山东参议……有着当官的便利,“无时不游,无地不游,无官不游”,虽说不是完全的公费旅游,但官员的身份肯定为旅游提供了很多便利。

王士性更多的是游玩一些成熟的景点和线路,属于深度游。用别人的话说他是:无时不游、无地不游、无官不游。

他还将旅游分成了三个层次分别是:天游、神游和人游。

人游就是你出去玩得很累,身心俱疲,除了一堆照片拿来发朋友圈,却什么感受也没有。

神游就是玩得很爽,精神升华,但仍困于形体,这形体也可以说身体,也可以理解为时间、空间、旅费,总之玩的时候挺高兴,玩好了身体疲惫、钱包也瘪了,还有一堆的工作积累着要去完成。

天游就是如同神仙一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甚至事先没有任何目的,不作任何规划,与天地同游,神思而飞动。

很显然,天游逼格最高。

王士性早生徐霞客四十年,是徐霞客最佩服的人。徐霞客留下了一句“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话,而他却尊称王士性为王十岳。人家爬过的山比一般人走过的路还多,我才看了五岳,人家十岳都不止。

王士性还有一点比徐霞客高明的地方在于,他的游记不止是游记,还有不少经济文化方面的内容,有不少理论、学术探索的东西。王士性的《广志绎》是世界上最早记载喀斯特地貌的著作。

以欧阳修等人为代表的士人认为旅游是放松,是与民同乐。到了明朝末期,王士性、徐霞客将旅游当成一门学问,其实是明朝士人开始注重实用主义的具体表现之一。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