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电商安徽”建设要求,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程,大力培植壮大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积极构建“市、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赋予新动力。
位于卢村乡九龙村的广德向阳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竹笋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企业。近年来,公司在不断推进产品研发升级,巩固拓展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积极向电商领域进军,先后在淘宝、京东等第三方知名平台上开设旗舰店,让公司各类笋制产品搭上电商快车走向全国各地。
该公司总经理钱潇表示,“我们公司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这几年在线上销售这一块,我们不断取得突破。2020年,我们线上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首次实现线上销售额超过线下销售额,接下来我们将不断拓宽网络渠道,实现线上业务持续的增长”
近年来,我市进一步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环境,把互联网+乡村振兴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大力培植壮大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依托电子商务,让远在深山的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为农民致富增收拓展新渠道。
农产品出村进城,需要的是强大的电商服务网络的支撑。为了更好地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我市在全市127个行政村建立了村级电商服务网点,每个网点配备了统一的电脑、快递收发设备、储物柜等,为村民提供代购代销和快递代收代发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网购和寄件。
“自从我们去年建成之后,快件的时效比之前提升了至少一倍以上。”柏垫镇凤桥村电商交快综合服务网点负责人汤万峰告诉笔者,“以前都是两天三天到达一次,现在当天的快件,在每天3点左右就可以到达,方便了附近网购的一些朋友和一些电商,他们可以当天及时地取得快递,对于电商寄出去的快递,我们也能保证当天能把它寄出去。
同时,通过资源整合,依托城乡公交一体化网络,完善“市、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农村物流双通道。现在从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到村级网点基本实现“次日到达”,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难题。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积极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电商发展生态环境,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2020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5.76亿元,同比增长32%。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商务局电商办主任骆无隐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借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民生工程这一重要平台,进一步提升电商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深入挖掘本地农特产品,组织电商企业参与产销对接,通过电商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产品上行,带动产业链发展,为农民增收拓宽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陈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