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项目托管的难言之隐与解套之法

文旅项目托管的难言之隐与解套之法

2023-08-16 00:50:39  浏览:55  作者:管理员

近些年,旅游产业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项目托管运营的现象,还有一些公司专把托管运营列为自己的主要业务,反映了我国旅游产业在做大的同时,产业发展的服务门类也在不断增多。当下的一些托管项目貌似旅游饭店聘请职业团队来运营,但在背景、境况和目标上却又有所不同,现实地反映了旅游常态化发展下的某些必然和无奈。

对于各地官方和旅游企业来说,应该借鉴或吸取导致项目托管的种种教训,处理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关系,以避免更多旅游项目沦为托管命运。

前段时间,我应邀前往山东莱芜的雪野湖考察调研,邀请方说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环雪野湖周边有几个涉旅项目考虑托管经营,包括高星级酒店、独栋别墅、房车露营地、4A和3A景区等。由此,也引发了我对旅游业态托管经营的一些思考。

01  项目托管背景未必有相似性

大致来看,多数旅游项目托管是因现有团队没有能力把它经营好,便想到另寻高人前来相助,一般的做法是寻找职业经理人团队,或者由几位领衔入住、再聘用和提升原来的经营团队,期望他们以专业的思维、技术、经验,扭转项目经营管理的被动局面,争取尽快止损或扭亏为盈。

这种托管与改革开放以来旅游酒店业聘请职业团队经营有所不同。现行的很多托管尤其是景区的托管,相当一些是由于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政府或类政府背景机构所派出的高管人员,虽有相应级别但缺乏专业能力,换了一茬又一茬都难以把运营“玩得转”,实在亏损得挺不住了,最后被迫考虑托管出去,也有的地方美其名曰“改革”,称之为景区的“三权分离”,托管就意味着是把运营权单独拿出来;而旅游酒店聘用职业团队经营,则是在承认高级酒店管理专业性的前提下,政府难以选派合适的经营管理人才,便一开始就聘用外国管理团队或国内职业团队,这种做法后来也为很多民营酒店所采用。因此,同是聘用职业团队进行运营管理,但背景和历程是有所不同的。

至于项目托管背后更深层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是在最初就埋下隐患的种子,随着发展步子的迈开,一些问题便由隐患而成为“明患”,有的被迫在建设中半途而废,有的在建成以后也要拆除。我看到西部某省有的旅游项目中途搁浅,原因竟是旅游规划触碰了土地红线,不知当初规划通过评审时,相关部门的政策把关为何缺位;安徽世界遗产附近有一个旅游地产项目,据说原是要用来安置古村村民的,但建成以后村民拒绝从古村搬出,就使得新建大片房舍闲置下来,需要寻找专业团队托管;至于占比更大的托管项目应是“领导工程”,背后原因说来是难言之隐,就是由于项目所在地的主要领导频频指示和点头,落地了很多非专业的业态和项目,把原本颇有专业内涵的旅游策划搞得毫无专业、时尚、魅力可言,开门营业不久便露出了病态,最终门可罗雀、回天乏术,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将其一托了之。

02  托管项目发展优势未必多差

从不少托管项目所在地方的环境和综合条件看,出现旅游项目托管的地方,未必其发展条件和环境就多么差,甚至是恰恰相反的。正是由于具备旅游发展的潜质,甚至是较为明显的优势,才吸引了当地政府和各路投资开发者。之所以出现一些项目被迫托管,是因为在开发的专业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以及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因此,进行项目托管的,既有旅游欠发展的地方,也有旅游发达的地方;既有旅游发展条件和综合优势较好的地方,也有条件很一般的地方。相当多的一种情况是,就在旅游成功开发项目的周边,就有旅游项目被托管;这恰恰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果这儿压根儿不具备旅游开发条件,就不可能会有投资开发的冲动。

以莱芜雪野湖为例,旅游发展的条件和优势应是明显的。雪野湖是鲁中山区的一处湖泊景观,是距离省会50公里半径内的最大水面,最大水面面积18000亩。其休闲度假区规划控制面积13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总开发面积18平方公里,包括7片重点开发区域。在这么一个范围内,有几个旅游项目和业态寻求托管,并不意味着当地旅游发展环境和条件多差。

相反,雪野湖拥有旅游开发的诸多优势,在北方地区属于发展休闲度假条件较好的地方。例如,区位上与济南、淄博、泰安、临沂等相距都不过几十公里,又是人口密集之地,近距离的潜在客源市场大;环境上是群山环抱一湖,就山水形胜和景观评价而言,在山东境内的湖泊、水库中是罕有的;莱芜区是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雪野湖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附近有战国齐长城,5项国家级、24项省级非遗项目,既有传统的、常见的观光和休闲度假业态,也有很多地方不常见的通用机场与低空旅游、还有一些露营基地等。因此,发展旅游的综合条件是不错的。

03  避免项目托管应该未雨绸缪

现在各地习惯于对出问题的一些旅游项目、连年亏损的旅游项目,采取以托管的方式去解困,这在思路上未免有些狭窄。我们既要看到托管的一些好处,也要看到在发展实践中的一些教训。例如,一些项目被托管以后,经常出现的现象是,入住和接收管理的一方未必能够兑现对项目后续投资和提升的全部承诺,而有的则是通过加大招徕等促销手段,加快经营上的获利,景区和产品并未得到同步升级,设施设备却加速折旧和损耗。对于一些景区来说,这种名之曰“托管”,实际上是只收门票、托而不管,最后只能是把旅游接待设施加速败坏。

应该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查找不成功项目背后的问题和根源,然后再对症下药加以处理。关键是要分类施策,找到较合适的解套纾困之策,什么样的适于注资抢救,什么样的适合找顾问团队,什么样的适于托管提升,什么样的适合“死亡疗法”。例如,个别旅游项目陷入沉重的债务负担,全年营收都不足以偿还银行利息,实际上就是病入膏肓,即使华佗再世也难救他一命。因此,贵州省的做法是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对200多个需要“医治”的低效或闲置的旅游项目建立清单和台账,确定了“续、转、提、关”的处置方向,这种处置态度既比较全面,也是非常理性客观的。

对于各地官方和旅游企业来说,应该借鉴或吸取导致项目托管的种种教训,处理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关系,以避免更多旅游项目沦为托管命运。

政府引导与市场决定的关系。这方面全国各地有不少经验和教训。例如,全国民宿开发和老旧村落改造的先进典型浙江丽水松阳县,就是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来把关,拒绝不适合的项目落地,最终成就了在全国的引领和榜样地位。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首先是作为领导者要真正懂旅游、有文化,并真正能够聆听专家的意见。也有一些地方的领导者对旅游项目懂得不多,却指令频频、主导过度,只求项目大、见效快,结果却是拔苗助长、贻害无穷。旅游开发之时精神振奋,夸耀投资额之巨大、项目之超前,但落地以后就渐渐萎顿了,表现为游客很少、效益不行,只能考虑请医生会诊、甚至托管出去。

市场需求与弹性供给的关系。有的地方把旅游弄坏了,问题是出在供求关系、产品结构上,这往往在旅游淡旺季时表现突出。一看旺季总量不足、供不应求,就要大力增加接待能力;但对具体缺少什么比较茫然,对头痛医头所产生的后果也不顾及,一旦按照旅游高峰配置接待设施,就势必导致淡季接待能力严重过剩。以旅游旺季缺少床位为例,缺乏的是哪一类型的住宿,是酒店、还是民宿、还是农家乐;缺少的是哪种类型的酒店,是综合性的、商务型的,还是度假的、主题型的,如果对这些一概不清楚,就要求去建设酒店,就非常容易搞得结构失衡。因此,如何保持一个弹性供给,是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追逐网红与领先市场的关系。任何一个搞旅游开发的地方,是没有想到去搞坏的,但如不清楚游客兴趣点何在,便把自以为是的业态落地,或者去挑选所谓网红项目,却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最终游客并不一定买账。要真正把准游客需求的“命门”,就得寻找专业的研究和策划团队,踏踏实实做好市场研究,争取抓住应该抓住的哪一部分客源,在项目策划和具体开发上,就得切实具有前瞻性和前沿性,做到不落伍、不流俗、不雷同,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质量等级与运营实力的关系。现在各地领导和业内人有一种误解,把旅游质量等级等同于市场竞争力,进而想象为就是产出效益。这是带有明显缺陷的一种认识,以A级景区为例,同是5A级景区,接待量最大之差竟有100多倍;有的高A级景区濒临破产,有的也在寻求托管,就说明质量等级只是对某种标准的达标,并不代表经营能力。因此,旅游企业评定等级是某个方面的提升,但绝不意味着达到某个等级以后,就自然会赢得一个辉煌结果。打个未必贴切的比方,一款高端的数码相机,由摄影家持有和普通人拍摄,最后的结果是天壤之别的。

项目密度与景区留白的关系。理论上,无论是城市建设规划、还是旅游规划,都应该得到严格地贯彻执行,但在现实中却往往是走样的,如在影响观瞻的地方矗立起了酒店或什么建筑。这对景区和度假区来说,都是直接影响审美或具有破坏性。因此,要严格把控沿湖酒店和旅游设施的数量,留出足够多的湖岸线,沿湖建设太多,就必然滥了和乱了。环湖的旅游开发建设,也不是随便增加休闲度假业态,应该对应有关标准(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多做一些填补空白的内容和项目。留白是为了整体审美,填空是为了追赶所要达到的目标,找专业的人来做旅游开发,是避免旅游项目被托管的必然选择。(文章来源:中国网旅游

如何快速成为一名优秀的景区职业经理人?机会来了!
2023全国景区职业经理人
(南京)培训班

火!热!报!名!中!
推进景区职业经理人评价制度
助力培养景区职业化人才队伍
根据2023年工作安排,由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主办,北京智旅创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南京银杏湖休闲旅游度假区组织承办的“2023全国景区职业经理人(南京)培训班”将于9月4日-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即日起报名
经考核合格后的景区职业经理人,可获得《景区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证书》。该证书是对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人员知识、能力、经验和业绩的权威认可,录入“全国职业经理人才数据库”统一管理。

参与此次培训你将收获

01 权威机构的知识体系

权威机构&行业标准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CTAA),是服务全国旅游景区的国家一级社会团体,制定《景区职业经理人资质等级划分与评定》(T/CTAA0004-2021)标准,组织编写旅游景区职业经理人才培养教材。学员报名后,须完成景区管理的基础知识、通用能力、职业技能三大模块的知识培训,并结合景区实践学习,计入继续教育48学时。



02 行业顶端的管理视野

一线导师&实战经验

师资成员由文旅行业知名专家、高等文旅院校教授及国内5A级景区实战型高级管理专家组成培训师资库,为景区职业经理人带来行业最前端的管理视野和实战经验。


03 官方背书的资质认证

提高职场竞争力&收获高薪待遇

《景区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证书》由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和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联合颁发,是对景区经营管理人员知识、能力、经验和业绩的认可。
可作为景区用人单位对持证人任用、考核、聘用和能力评价的参考依据。
参与国内外景区人才交流的依据,参加景区职业经理人俱乐部沙龙活动,证书实行统一编号登记管理,录入“全国职业经理人才数据库系统”。


04 系统高效的职场进价

三大维度提升&直击痛点
本次课程包含景区管理基础知识、通用管理能力和职业能力,培训不仅能使景区职业经理人在认知、素养及思维方式不断提升,顺利实现职场进阶,还能在大咖云集的导师带领下,获取前沿实战经验。


05 实践专题培训路线
最刺激的体验项目&最新奇的盈利玩法
最刺激的体验项目&最新奇的盈利玩法
银杏湖旅游度假区
银杏湖休闲度假景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个生态主题游乐项目。银杏湖乐园分为游乐区、生态休闲区、商务区、高尔夫球场、酒店别墅区,以银杏湖为中心,依山傍水,有千年银杏林、天鹅湖、四季花园等多处景观,有中华鲟等动物,景区还种植了棕榈树、罗汉松、银杏树,以及月季、茶花、樱花和杜鹃花。
特色景点有:中国龙中国梦、儿童主题馆、杜鹃花、安徒生童话剧场、天鹅湖、银杏森林、双桥湖心爱情岛、铭珠彩湖、竹林曲幽、月季花园、石来运转、云上飘水上飞过山车、海螺广场、梦幻迷宫、十八罗汉松、登基山、巧巧云霄车、恐龙湖、步步高升吊桥、银杏湖水世界等景点。

培训须知
培训时间:2023年9月4日-8日
培训地点:江苏省南京市银杏湖酒店
报名条件:全国景区部门经理级以上负责人
收费标准:4800元/人
注:食宿由会务组统一协调安排,费用自行承担。标单间/350元/晚,用餐(自助)80元/餐(报到时直接前台预订)

报名咨询
黄老师 17879519927(微信同号)
老师 15870656688(微信同号)
    

长按上面二维码咨询报名

往期精彩

原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

为单霁翔、姚军、陈向宏、吴国平等业内大咖

颁发“荣誉高级职业经理人”称号


景区职业经理人培训往期精彩回顾

首期景区高级职业经理人合影

2022景区职业经理人(婺源)培训班部分学员合影

2023景区职业经理人(郑州)培训班合影

2023景区职业经理人(敦煌)培训班合影

小镇怎么搞艺术?
干货分享| 如何打造一个特色旅游休闲小镇 ?
“文旅+康养”产业CP价值回归,请握好这张“入场券”
流线型景观 · 设计与自然的巧妙结合
打造精品夜游演艺项目,首先要走好4步棋
文旅融合:如何打造一流的度假旅游胜地?
国土空间规划十大控制线
IP | 虚拟偶像行业:商业价值凸显IP生态圈逐渐成型
超级IP打造小镇的“特色之魂”,如何打造爆款夜游产品?
文商旅融合,“现象级”的网红商业街区/综合体如何出圈
文旅商品和IP机遇来了,文旅部提出五大新要求
景区如何打造网红旅游IP,让游客暴增
【实战总结】:旅游,未来要不要做文化?
这才叫花境设计,你那顶多是混搭!
文旅IP的构建与路径思考
非遗进景区的意义
沉浸式文旅,场景变风景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