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带孩子去旅游,方向错了对某些孩子而言见不了世面还易自卑!

假期带孩子去旅游,方向错了对某些孩子而言见不了世面还易自卑!

2023-08-10 18:24:56  浏览:24  作者:管理员

近日,黄圣依的老公杨子引起了大家的争议,他在带货时,为了把迪士尼门票卖出去,竟然直言:父母不带孩子去迪士尼,孩子会自卑。父母的一定要满足孩子去迪士尼的愿望,只要少抽几根烟,少喝几瓶酒,少买几个包,就可以给孩子一个完美的旅行。

他以带不带孩子旅行作为是否自卑的标准也引起网友的热议,甚至有些网友表示,杨子的价值观有些扭曲,为了直播带货而误导大家,这样的做法确实是不对的,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更要带孩子出去见见世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教育专家杨东平教授曾说:世界各国的孩子都有寒暑假,寒暑假有自己的功能,是为了在这段时间促进孩子的社会认知、自然认知和自我认知。

尤其现在,80后、90后已普遍成为中小学生们的家长,相对60后、70后的父母,他们的教育水平、家庭教育知识、育儿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能认识到孩子从课堂走向社会,从书本走向自然的重要性,所以亲子旅游就成了很多中小学生父母们假期的必备安排。

但孩子一定要花大价钱去旅游,才能见世面吗?

旅行是一种丰富多彩的体验,可以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不同地方的文化、历史和自然景观,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增加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但是,错误的旅游,对普通家庭而言,既费钱,不能带孩子长见识,还容易让孩子自卑。

第一种:“赶场子”式的旅行

现在家长大多有工作,时间都比较紧,就算请假加周末也没几天时间,跟团游或在规划路线时往往想把目的地所有的景点一次玩个遍,于是,便开始“赶场子”。

比如有一同学,家长带着去西安旅游看,兵马俑、华清宫、黄帝陵、壶口瀑布、延安纪念馆都想去,正常来说,每个景点都要去听讲解,了解历史文化底蕴,花半天时间都不为多。但是,他们就花了20分钟时间,走马观花后立即去“下一场”。

“赶场子”式的旅行,虽然也是旅行了,但是就如“走马观花”,最终啥也没有收获,又或者,唯一的收获就是“累”。

第二种:排长队的旅行

去看个馆,排队3小时的感觉,你体验过吗?

原本就坐了接近2个小时的车,到了馆外,已经接近9点了,然后人真的是太多了!一直排队3个小时,才终于进去了。

进去之后,当然还是人挤人,因为是看馆,大家都想挤到最前面,自然就有人挤不到最前面。全程,我们要么是在排队,要么是在看人,这样的感觉,真的是太不好受了!

当然,也没看出个啥花儿来。

暑假是旅游旺季,很多著名的景点,都是人山人海。这里建议,家长们还是“错峰旅行”,人挤人的旅行,既影响心情,也影响效果。

第三种:“畏手畏脚”花钱的旅行,孩子自卑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需要约束孩子花钱,让孩子学会“理性花钱”,培养孩子的财商。但是,这并不是一点都不让孩子花钱。

出门旅行一次的费用其实挺高的,尤其是旅游旺季,很多景点的酒店都涨价,尤其是比较远的城市,可能来回高铁票加起来都要数千了,所以路费和住宿费都是大开支,为了节省开支,有些家长可能选择经济路线或不允许孩子在外面买任何东西。

前段时间有位宝妈带孩子“穷游”三亚,选择了一家月租850的短租房,打算在这里开启为期一个月的三亚旅行。

这位妈妈满心欢喜的把记录自己带孩子旅游的生活的视频发到网上,没想到却引发网友的众嘲,有网友觉得:这哪是度假啊,这不是受罪吗?

旅游离不开购物这个话题,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买东西,自己想买却被父母用“我们没钱”这样的理由拒绝,孩子是真的会自卑的。原本旅行的快乐,或许都无法感受到了。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旅游需要花费不少钱,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合理安排一下,这样,孩子从心底去接受什么时候该花,什么时候不该花,才能让孩子不自卑。

带孩子出去玩,无需那么功利性,一定要让孩子长见识。就算想带孩子进行一场真正的“长见识旅游”,也不难。

比如,在去一座城市之前,带孩子多做做攻略,孩子在做攻略的时候,会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在旅游的时候,对城市会有不一样的见解,这便是真正的长见识了。

再比如,引导孩子做线路规划、做出行清单或者规划购物清单,这都会增强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也能增强孩子的财商能力。

旅游的目的,终究还是为了放松,为了带孩子一起见识祖国的大好河山与文化底蕴,在自己经济承受范围内,带孩子适当出去走一走,就可以了。

赶紧留言说说假期你带孩子旅游的攻略和经验吧!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