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在出发丨旅游人的那些事儿——立“竹”产业谋发展:蒋国强

“镇”在出发丨旅游人的那些事儿——立“竹”产业谋发展:蒋国强

2023-08-09 00:19:19  浏览:38  作者:管理员

来到冈村创业园,一座用本地毛竹制作而成的展示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上面写着“松神工艺品厂”,这个展示牌就是出自厂长蒋国强之手。在这里,他向我们讲述了他立“竹”产业谋发展的故事。

1965年,我出生在汤口镇冈村村,学生时代的我对于画画懵懂又好奇。还记得第一次上美术课时,我看着老师在黑板上勾勒出的一笔笔线条将抽象变得具体,觉得十分神奇。当老师看到了我对于绘画的好学和勤奋后,会经常给我“开小灶”,指导我的绘画学习。

初窥绘画门径后,我开始经常在画纸上练习画画。年少的我被汤口的一家工艺品厂选中做起了画工。在日复一日的工艺品绘画中,我拿着画笔的手越来越稳,绘画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都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永远都不会觉得累。在工作之余,我会经常走一走画一画,我的画纸上留下了早期的工厂样貌,留下了风景秀丽的景区,留下了汤口的旧时回忆。

黄山毛竹资源丰富,出于对美工和艺术品的喜爱,我学习研究竹雕技术。随着黄山旅游资源被开发,游客对于纪念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起来,本着学习黄山松精神,发扬徽州竹文化,90年代,我的家庭小作坊运作起来,“三个小和尚”的竹雕也成为当时的爆款产品。2009年,我在冈村创业园正式创办了黄山松神工艺品厂,主要设计、生产旅游纪念品及工艺礼品,产品涵盖竹蜻蜓、竹笔筒、竹水瓢、竹杯、竹椅、竹凳等多种类型,拥有自主设计的产品60多种。

你现在看到的这些都是厂里制作的工艺品,我们用的原材料都是本地毛竹,毛竹全身都是宝,我们把每根竹子从竹头到竹尾进行充分的利用,比如,竹废料做快板,竹脑做茶壶等,对毛竹进行了深度加工,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附加价值。

我们厂雕刻工艺品的设备都是我自己安装和调试的,以前都是手工雕刻,现在换成了机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紧跟时代潮流,在多平台上架了商品,产品立足本市旅游市场,销往全国各地。

在蒋国强的工厂内,数十位竹匠正在岗位上从事制作工艺,他们都是来自冈村村的本地村民,工艺厂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收入的增加,助力了乡村振兴。

多年来,蒋国强的竹产品获得了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优秀企业奖”、第二届黄山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设计最具前景奖”等多项荣誉。这些奖项彰显的不仅是蒋国强的技术,更是他对绘画、雕刻以及工艺品的初心和坚守。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