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减免门票?采石矶景区该如何发展?——来自一个高中生的建议

是否减免门票?采石矶景区该如何发展?——来自一个高中生的建议

2023-08-05 17:50:37  浏览:77  作者:管理员

    最近接到一个任务,要就采石矶景区是否减免门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豆豆自告奋勇说要给我写一个建议。我和豆妈不以为然。刚才,豆豆竟然给我发来了一篇1500字的建议文案,仔细读来发现还真有那么几个意思。特辟版面原汁原味给她发表,以求教各位叔叔阿姨,恳请各界大佬批评指正。哈哈哈

是否减免门票?采石矶景区该如何发展?

豆豆

安徽省马鞍山市翠螺山麓,有一处“千古一秀”的5A级风景区采石矶。近日,就该景区是否要减免门票这一议题,社会各界热烈讨论。笔者亦有如下观点。

减免门票有诸多利好

免票政策激发游客出游兴趣,使景区知名度提高,间接带动我市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免票政策使马鞍山市的知名度提高,使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了解“生态福地、智造名城”。游客增进对马鞍山历史文化的了解,能激发社会的文化自信,马鞍山市民的自信心、自豪感。

免票政策推动马鞍山城市转型。马鞍山因钢铁而兴,但近年来各大矿区几乎断矿,急需向旅游城市转型。而减免门票推动旅游业发展,无疑是马鞍山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的助推器。

减免门票也有不少弊端

免票政策无疑会激发许多游客的兴趣,慕名前来,剧增的游客数量给景区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压力,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影响了景区的生态平衡、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还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甚至影响社会对该景区的评价。

景区的生态破坏、设施破坏必然使修复治理的成本大大提高,让本就不收门票的景区财政状况更加雪上加霜。景区不收门票,短时间内甚至中长期成本过高,而这成本必然由马鞍山市政府承担,叠加后疫情时期经济压力,政府财政压力增加。

景区的服务水平、接待能力、配套产业受到激增游客的挑战。旅游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可能缺乏高层级接待能力、应对能力和处理游客突发状况的能力,游客间、游客与接待人员的矛盾均有可能激化。此外,景区附近的餐饮业、住宿业无法满足大量游客需求,使游客体验变差,造成不良景区影响。

景区安全隐患增加。采石矶临长江,高有三台阁、低有地下三元洞,临水、高差极大的地形本就存在不安全因素,若是游客激增,推搡、不看路的行为也会导致安全问题。

不利于景区文物保护。采石矶景区内有林散之艺术馆等文物馆,游客触摸的行为会增加文物保护难度。

OTA平台、旅行社对采石矶推介热情下降。减免门票可能使采石矶在这些平台中失宠,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知名度和获利空间。

降低本地居民幸福指数。本地居民本就不用门票,刷身份证直接进入景区参观,会很有属于马鞍山人的幸福感。而免票政策推行,全国人民均可免费进入,一定程度上使本地居民幸福感降低。

景区发展建议

放眼全国,南京夫子庙、湖南橘子洲公园、浙江鲁迅故居等国民知名度高的国家5A级景区均减免门票,对采石矶具有良好示范作用。若想提高采石矶知名度、增加游客量、推动经济发展、推动城市配套产业发展,笔者有以下建议。

保护生态环境。采石矶风景秀丽,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是重中之重。

完善基础设施。保证车站到景区道路通畅。增设安全设施,如三元洞有一部分位于地下(负地形),要做好洞内积水清除工作;位于江边的道路要设置围栏。

提高服务水平、接待能力、配套产业。培训高质量景区接待人员,加速景区附近的餐饮业、住宿业发展。

深度挖掘景区文化内涵。采石矶钟灵毓秀,与李白、林散之等历史名人颇有渊源,景区需加强对名人故事的了解,在文化内涵上下功夫,让采石矶自然与人文并茂。

开展文化节等活动。定期开展李白文化节活动、定期邀请名家做相关讲座,或者开展李白诗词背诵活动,在颇具趣味、教育意义的活动中增加人们对景区历史文化的了解,提高文化自信。

开发景区文创产品。书签、明信片、折扇等颇具采石矶特色的文创产品,可以收获社会、经济等多种效益。

开发与其他景区联动机制,延长旅客逗留时间,增加经济效益。马鞍山名胜颇多,除采石矶外,还有朱然墓公园、褒禅山、霸王祠等历史文化名迹,在景区之间新增接驳车,增强这些景区联动机制,不仅能让游客全方位多层次了解马鞍山,还能增加旅游业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以上是笔者基于减免门票的利弊分析和景区发展建议。希望我市采石矶景区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