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运营 | 文旅景区运营如何创新?

文旅运营 | 文旅景区运营如何创新?

2023-08-03 02:29:35  浏览:43  作者:管理员

文旅景区的生命力,始于策划,终于产业链,只有运营才是关键所在。运营是对产品的运营,产品基于市场,而非资源,更非文化。
就资源说资源——那是观光时代,早就过时了;就文化说文化的旅游压根就不成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不错,但文化的载体不止旅游,有的文化根本就无法做旅游。基于运营之上的旅游规划开发,应是立足于市场、依托资源、融合文化、打好管理算盘的产品设计。
在旅游景区还未得到重视之前,各大旅游景点的维护都是靠政府,虽然后期民营老板们纷纷加入旅游开发的行业,审批与规划依旧要通过官员, 官场的思维是求同,而商场的思维是求异,在商场竞争中,只有高度差异化、与众不同才有机会生存。这种矛盾让旅游景区的开发方向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我们经常看到某一景区需要开发之前决策者的三板斧流程:考察、学习、模仿。先组织人马考察全国范围内做得好的类似项目,再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照搬抄袭,最后整个一模一样的出来,这就是求同思维导致的全国景区千景一面,完全就是歌词“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的现实版,彻底失去了旅游的魅力和市场的竞争力。

 “游客为什么一定要来?景区核心卖点在哪里?景区的定位与具体策划是否匹配?”这些最重要的决策者不考虑,反而一味关心大门够不够气派、栈道够不够宽敞、灯光工程够不够亮、接待中心够不够档次等等,不站在游客角度的“自我欣赏”最终只能换来门可罗雀的客流量。
景区运营是景区后续发展的根基保障,运营管理也就是景区的一个大服务概念,好的服务可以提升游客满意度,坚实景区正面形象的口碑效应,从而带来景区源源不断的客源市场;不好的服务,则会带来负面消息的口碑效应,加速景区形象的陨落,严重可导致景区夭折。

 1、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想创新,就必须从思想上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做大旅游市场,做深旅游产业。切莫急功近利,要对旅游景区进行合理、全面的开发。此外,富瑞泰景区管理专家认为旅游产品的销售要切实把握市场心理,突出产品的卖点,使得旅游产品充分反映地方特色,树立品牌营销的意识。
2、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职责。政府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制定政策法规,许可证管理,收取旅游景区土地租金、经营许可费及税收等费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性科技研究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当经营者的行为破坏环境和市场、侵害所有者权益时,政府则进行干预。旅游景区经营企业的职责主要是从事旅游者的招徕、接待、服务工作,在景区旅游经营许可证相关规定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旅游景区的经营使用权一经确定,经营者的权责利以及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就随之确定。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对景区经营的授权范围、授权方式以及许可证资格取得的有关事项加以规定,并用法律的形式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以此来实现对旅游景区的产权监督管理。
3、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随着旅游景区的市场化改革,必须尽量完善激励制度和监督制度,提高企业景区管理效率。相关部门必须重视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性,通过绩效考核制度,促进责任的分工和落实。此外,政府积极推进和融资企业的合作,推动旅游景区市场的多元化和经营管理的企业化。在保障国家景区所有权的基础上,广泛吸引各种社会资本,从而实现旅游景区所有制管理结构的合理化,促进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旅游业正面临转型升级,旅游景区也面临从传统观光逐步转向观光休闲和度假复合、关注从资源禀赋转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景区产品从同质化到特色化升级、单一的门票经济到收益模式多元化等发展趋势。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常态,都对当前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旅游景区的运营管理开始由粗放化进入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

来源 | 神州旅创文旅集团

浙江网红村的“挖、造,筹、联”打造模式

特色小镇完整运营思路和开发流程

创意策划的力量:策划比规划更重要!

“民宿+康养”项目开发类型与开发路径解读

特色小镇要“用脚做规划”

【特色小镇】“产业规划”设计之9大秘籍

传统村落如何升级为乡村度假综合体

文化旅游如何打造超级IP?

时下乡村振兴的抓手“田园综合体”,大多就是这样血本无归的!

绝美茶园民宿

关于文旅项目的业态规划

“博物馆+”的跨界创新

田园养生的开发模式和产品植入

民宿如何差异化运营?

乡村旅游,文化特色在哪里发掘?

特色小镇“求生”记:一座博物馆拯救了早已衰败的工业

如何做好乡村旅游规

文旅融合让“诗”和“远方”走在一

如何打造特色小镇 怎么把人吸引到特色小镇上来

IP | 如何利用文创IP为文旅产业赋能,带动景区二次消费

农文旅融合的六种盈利模式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