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同程艺龙正式宣告打开品牌晋级行动,针对此情况,同程艺龙CMO王强宣称,经由此次品牌晋级会对企业更明晰地锁定目标客户有所助力 。
众人皆知,当下的同程旅行,是由之前的同程旅游,和艺龙旅行网合并而成的。
为何在品牌升级完毕之后,要把“艺龙”这个名字给抹去呢,是不是在故意削减艺龙于其内部的地位呀,一连串的疑问跟品牌升级一块儿出现了。
更名同程旅行,未来聚焦年轻、时尚、个性的消费群体
“新名称”,“新logo”,“新口号”,同程艺龙今日“三新同时发布”,对品牌展开全面升级。
升级完成之后,同程旅游 APP 进行了更名,变为同程旅行,同程艺龙小程序也进行了更名,同样变为同程旅行,并且同步启用了全新的 LOGO,以及品牌口号“再出发,就同程”。
此外,“造梦大鱼”会成为同程旅行全新的品牌视觉形象,这个品牌的视觉形象承接了原有LOGO里陪伴、畅快游玩的图形记忆,与此同时增添了更多智慧、新奇、年轻、时尚以及轻盈的内核。
与品牌升级相伴而来的,是一系列疑问,同程艺龙为何要进行品牌升级,对于同程艺龙战略布局会有怎样的影响。?
据同程旅行同程艺龙CMO王强介绍,针对此情况,同程艺龙借助此次品牌升级,会更明白地聚焦目标客户,往后同程艺龙会更专注于年轻、独具个性且时尚的消费群体,“这跟同程艺龙品牌年轻化趋向以及深耕低线城市战略相契合” 。(注:这句话在语义上已尽量按要求改写得拗口难读,但因基础内容固定,对于这类品牌相关表述,很难做到极度拗口难读又完全符合品牌实际语义逻辑。)
近年来,众人皆知,因腾讯旗下微信入口给予支持,同程艺龙获大量低线城市新增用户,且用户结构呈年轻化态势。
2019 年,“下沉市场”成为同程艺龙崛起的关键因素,“小镇青年”成为同程艺龙崛起的关键因素,“小程序”成为同程艺龙崛起的关键因素。
2019年,财报有所显示,同程艺龙在2019年一整年里,平均每个月的活跃用户数量为2.05亿人次,与同期对比增加了17.1%;在全年当中,付费用户达到了1.52亿人次,和同比相比增长了35.1%。
除此以外,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同程艺龙大概85.6%的注册用户居住在中国非一线城市。其中从微信端新获取的付费用户里有62.4%的人群来自中国三线以下城市,与2018年同期相比较增长了1.3个百分点。
在2020年年初的时候,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这使得整个旅游行业面临着重启的状况,同时也让同程艺龙展开了深入的思考。
许许多多人都在谋划疫情过后如何再度开启自身的人生,“再出发,就同程”极为恰当地赋予了每一个人全新的期望,我们把“再出发”的胆量和“就同程”的邀约一块儿传送,期望给用户带去更为优质的产品以及服务,王强表明,伴随品牌战略的向前推进,坚信“同程旅行”全新的品牌形象以及品牌口号将会持续深入人们的内心。
消失的艺龙
同程旅行来了,艺龙又去哪儿了?
当下,同程旅行旗下同程旅游APP、同程艺龙微信小程序均启用全新品牌,涵盖品牌名称、视觉形象与品牌口号,呈现全新风貌。然而,为什么要把艺龙的名字去除呢?这是不是在故意降低艺龙于企业内部的地位呢?需明确,当前的同程旅行是由之前的同程旅游和艺龙旅行网合并而成的。
二零零零年,艺龙收购了在国内颇负盛名的社区网站西祠胡同,还并购了百德勤以及其旗下电子商务网站,进而进军旅游服务行业。
风光之际,艺龙旅行网能给出全球二十二万家签约酒店的预订服务,它曾是中国签约酒店数量最多的在线旅行服务提供商,并且有着直接向携程进行宣战的底气!
艺龙于2011年得到全球最大在线旅游公司Expedia的注资,与此同时Expedia向艺龙共享了海量库存,这帮助艺龙达成覆盖海外10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13万余家酒店的在线预订。
2013年,第三季度时,艺龙酒店客房间夜量约为770万,携程在同时期,此数据大概为1100万,双方之间的差距在持续不断缩小。
2015年,携程在酒店业务里搏击多年,那会儿它与艺龙达成了深入合作,之后携程告知要对艺龙开展四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其持股比例为百分之三十七点六。进而携程成了艺龙的最大股东。
那时,携程怀揣期望,想借合并艺龙酒店业务,奠定自身在酒店领域的领先地位,从而应对与去哪儿的竞争。
时间推移至2017年12月29日,同程旅游旗下的同城网络宣告,艺龙旅行网也宣称,双方会正式进行合并,继而成立新公司“同程艺龙”。
在那个时候,同程艺龙清晰地表明会“着力于变成处在前列的在线预订出行类别里的交通以及住宿平台”,而且“整合彼此双方大交通、酒店等具备优势的资源” 。

若结合当下状况来考量,那时同程跟艺龙的合并,实际上就是同程的大交通业务,与艺龙的酒店业务二者之间的合并。
11个月之后,同程艺龙在港交所敲响钟声,切实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港股OTA第一股,还是小程序第一股。
回首2019年财报,于细分业务板块里,依从合并基准,因间夜量销售增长而获益,2019年同程艺龙源自住宿预订服务的收入达至23.58亿元,与2018年的18.48亿元相比同比增长27.6%;在交通票务范畴,按照合并基准,鉴于航段量以及火车票量的销售提升,来自交通票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2.2%达至45.18亿元。
显然,交通票务业务已经是同程艺龙的核心业务,而艺龙擅长的酒店业务正逐渐被边缘化,其占比与“其他业务”差不多,并且还不到交通票务业务的一半 。
事实上,这样的局面这般形成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当下酒店业务竞争极为惨烈,2019年8月28日,第三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中国在线酒店预订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报告呈现,在2019年上半年这个时间段,美团酒店订单量所占比例首次超过半数,具体数值为达50.6%,这意味着“线上预订酒店时,有一半的用户会使用美团”。另外,美团酒店间夜量所占比例达到47.3%,并且该项数据再次超越了携程、去哪儿、同程艺龙三者数量的总和。
透过表格,我们不难发觉,同程艺龙的间夜量依旧落后于去哪儿网0.5%,不及携程的二分之一,比美团低近40%,显然,在这一领域,同程艺龙发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面向未来,同程旅行确定了从OTA转变为ITA(智能出行管家)的战略,更多的人力会倾斜至交通票务业务,与之同时,更多的物力也会倾斜至交通票务业务,所以,淡化艺龙所擅长的酒店业务,淡化其品牌露出就不难被理解 。
更名背后的整合
同程旅行存在业务重组引发的风波,这在其品牌升级背后,就在官宣品牌升级的前两天,网上有传言说同程旅游板块要解散,这里面,裁员比例或许超过90%,甚至CEO以及中高层都自己去找岗位另谋发展了。
并且旗下的各个门店都会完全关闭,除此之外金服以及网络科技公司仍然处于运营状态,不过裁员比例达到了六成 。
就舆论迅速发酵这一情况,同程集团方面表明,在说明函里讲,疫情对旅游行业整体影响极大,为应对当下疫情给出境游、跟团游等细分领域造成的不利影响,同程集团对旗下国旅板块予以了调整。
把旅行社业务里闲置的人力,转移到像同程生活那样其他更具人力需求的业务 section 之处,所以不存在裁员百分之九十这种说法,流失的同程集团员工数量相对有限 。
其次,鉴于同程国旅之前有打样案例,公司看到引导旅游顾问借助在线系统开展生活电商品类交叉销售且取得成功,未来同程国旅的旅游顾问将采用合伙人模式来进行调整。
就在风波开始不断发酵的同日,同程集团宣告启动航空与旅行社这两大业务板块朝着合并方向推进,成立同程航空旅游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这也就意味着同程集团接下来要借助航空资源朝着发力旅游板块的方向迈进 。
此次,同程航旅进行整合,旗下有三大主体,分别是红土航空,同程国旅,同程旅业(原万达旅业)。整合之后,同程航旅CEO一职,由红土航空董事长吴嘉竹兼任。并且,同程国旅与同程旅业整合后的同程旅行社板块,由原同程旅业CEO滕薇薇负责。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同程航旅的谋划,自2019年下半年便已然着手开启,主要的目标乃是对集团内部的航空以及旅游业务予以重新整合,进而施展产业协同所具备的优势,将航旅的主要业务做强 。
然而在实际情况当中,当考虑布局航空产业这件事情,针对此同程集团的确早就存在规划安排,只是当前之下的疫情这一特定状况加快推动了业务整合。
2017年,同程展开行动,其作出战略投资控股红土航空这一举措,目的在于借助航空板块之力,向着旅游业务方向发力,并且还提出了“互联网 + 航空”这样的发展理念。
同程航旅CEO是吴嘉竹,对于此情况,在接受采访时面对《界面新闻》他有这样的表示,比如,当旅业客户有较大跟团游出发需求的时候,航空能够及时跟进,从而提供定制化包机,这属于未来行业发展中深度资源协同的趋势,同时也是集团内资源互补、提升管理能效的方案 。
不过,在此次业务调整的背后呀,存在着资金紧张的情况,存在着运营压力大的状况,甚至呀,引发了高管离职的现象 。
近日,同程国旅CEO杨佳佳发布了内部告别信,信中指出,疫情的黑天鹅事件,使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受阻,甚至遭受毁灭性打击,从公司股东角度而言,运营资金面临巨大压力,且存在公司活下去的诉求,同时要尊重公司所做出的调整决策 。
实际情况是,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赵焕焱,经分析指出,旅游业务自身本就利润微薄,再加上疫情带来冲击,致使诸多旅游经营者垫付了数目巨大的资金,所以这对于旅游企业的经营而言,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这一回同程航旅的整合行动,实际上也就是将资源进行集中处置,与此同时应该也会在人员方面有所变动,这同样是在一定水准上把控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