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升级。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物联网、高低位视频桩车牌识别、停车诱导查询、无感支付等新兴技术,建立一体化停车后台管理系统。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8处公共停车场和5处安置小区地下停车场智慧化改造,并全部投入运营。预计全年将完成19处公共停车场智慧化改造升级。
科技赋能。实时采集推送停车数据,实现城区停车资源智能化管理,引导车辆合理停放,精准满足市民停车需求,提高停车泊位的利用率和周转率。车主利用微信公众号即可一键获取附近实时泊位信息与空余泊位导航功能,车辆停入、驶离车位时,智能系统自动识别车牌信息、计算停车费用等,并将相关信息推送车主,车主可先离场后付费。
差别收费。加快城区路侧停车泊位高位视频监控项目建设进度,结合地磁进行智慧化管理,逐步将城区路侧停车泊位和公共停车场全部纳入停车管理收费范围。实行差别化收费机制,降低收费价格,实行新收费标准。延长公共停车场免费停车时间,将公共停车场免费停车时间从30分钟延长至60分钟,有效降低市民停车费用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