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一个人的生命走到尽头,他会选择留下什么给这个曾经生活过的世界呢?在柏垫镇柏垫社区,袁祖凤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光明。临终之际,老人捐出了一双眼角膜,希望能够给眼疾患者重新带去光明,替她继续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袁祖凤老人7月1日早上因病去世,享年63岁。老人生前与市红十字会签订过角膜捐献志愿书,家人决定执行她的遗愿,捐出她的眼角膜。
袁老去世的当天下午,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带着安徽省立医院的眼科医生马不停蹄地赶往柏垫社区。与袁老家属充分沟通并办理相关手续后,医生们取出工具,完成双眼角膜摘取手术,取出了两枚珍贵的角膜。随后,在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向袁老低头默哀并鞠躬,以简单而庄重的告别仪式向老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袁老的女儿丁萍郑重地在志愿捐献眼角膜登记表上签上了母亲的名字。她告诉记者,母亲一生善良淳朴,却饱受疾病困扰,曾卧床20余年。做出捐献眼角膜的决定,也是因为自身饱尝疾病痛苦,更能体会他人不易。
丁萍表示,“我母亲因严重的风湿病常年卧床,痛苦不堪。也正是因为这样,她也能理解别人的痛苦。想在临走前,让别人不那么痛苦,我觉得我母亲是比较伟大的。”丁萍说,“我曾经不理解她的想法,后来在医院陪床,看到太多人因为生病饱受折磨,我也能慢慢理解我母亲的想法了。我觉得我应该向我母亲学习。现在我母亲已经过世了,她把角膜捐给了其他人,就能借别人的眼睛再看看世界。我想象我母亲眼角膜在世上另外一个地方,我也能留个念想。”
现场,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将荣誉证书和慰问金交给了袁老的家人。为袁老对医学事业的贡献及其家人的理解支持表示感谢。
袁老的眼角膜将经过进一步检测与评估,如符合移植要求,将帮助两名角膜盲症患者重见光明。据了解,角膜、器官和遗体捐献是一种彰显社会文明进步的高尚利他行为,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自愿捐献的人群基数还比较小。
“截至目前,我市器官捐献志愿者已经达到150人。2022年,已经捐献了两人,其中一个捐献了器官,另一个捐献了眼角膜。”市红十字会赈济科科长吴培表示,“我们也建立了一个器官捐献的志愿者交流群。让更多人知道、了解并传播人道、奉献、博爱的红十字精神。同时,2021年11月12日,三献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市三献志愿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红十字会呼吁,让更多的志愿者能够参与进来,让文明得到另一种延续。”
(赵丹丹)
上一篇:凌晨,25名涉赌嫌疑人被抓获……
下一篇:公益课堂,为暑期生活“添彩”
2023-09-08
鹰潭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入闱面试人员名单及面试通知公告
2023-08-31
2023-08-25